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中信房屋市調,央行打房後,民眾看漲房價僅剩2成。(圖/記者陳韋帆攝影)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919房市事變」後,投資客退場、成交量近腰斬,而民眾對房價看漲也進剩約2成。
根據中信房屋市調2024年Q4僅11.5%民眾看跌、29.1%看漲,2025年Q3,56.7%民眾認為房價將持平、23%看跌,僅20.3%看漲,市場看漲預期明顯降溫。
中信房屋市調,民眾看漲僅剩2成。(圖/中信房屋提供)市場風向驟變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過去「房價只漲不跌」迷思已被打破,市場進入盤整期。蛋黃區因供需穩定,房價仍具支撐;反之,蛋白區及新興重劃區因過度仰賴建設題材,隨投資客撤出,價格已出現鬆動跡象。
她指出,成交冷清不代表市場全面冰封,反而提供自住買方更寬裕的觀望與議價空間。年底傳統購屋旺季逼近,剛性需求逐步釋出,加上政策鬆綁,近期看屋人潮已有回升跡象。
中信房屋市調,最佳購屋時機,逾7成認為需等待一年以上,一年內適合進場比例則約2成6,較上季成長7.9%。(圖/中信房屋提供)自住買方市場降臨
中信房屋宅調查顯示,73.7%受訪者認為最佳購屋時機需等待一年以上,但認為一年內適合進場的比例,已從18.4%升至26.3%,增加7.9個百分點,顯示市場信心回穩。莊思敏提醒,買方可趁屋主心態軟化之際,增加議價籌碼。
預售屋風險攀升
不過,她也強調,建商停工、爛尾樓事件頻傳,民眾購買預售屋風險升高。內政部已預告修正《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新增購屋款専款専用、明載信託帳號與提供權益說明書,以避免資金挪用或資訊不透明。
宅調查顯示,僅7.7%民眾認為新制能顯著提升購買意願,多數人仍抱持觀望。莊思敏提醒,預售屋交易週期長,加上貸款環境緊縮、建商違約風險升高,消費者應審慎評估建商口碑與財務狀況,避免未來權益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