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示意圖/freepik)
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示意圖/freepik)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方識欽在《下班經濟學》中說明,台灣人對保健品的依賴程度驚人,許多人花大錢買進口維他命、魚油、膠原蛋白,卻忽略最基本的營養需求,忘了先打好「鋼筋水泥」。方識欽說明,所謂的「鋼筋水泥」是指人體的五大關鍵營養素:B9(葉酸)、B12、鐵蛋白、鋅與維生素D3。直言這些才是維持能量代謝、免疫功能與神經系統的根本。

不過,方識欽也警告,若未經檢測就盲目補充,維他命不僅無益,反而可能帶來神經損傷風險。例如維他命B12攝取過量,恐影響周邊神經,甚至有研究顯示,血液B12濃度過高者,罹癌風險高出一般人3到4倍。

缺鋅比缺D3更普遍 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在台灣,缺「鋅」與「維他命D3」的比例尤其高。前者影響免疫力、皮膚、毛髮與荷爾蒙,後者則是肌肉與骨骼的守護者。由於現代人怕曬黑、久坐室內,加上部分民眾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導致D3合成原料不足,出現肌肉無力、免疫下降等問題。

方識欽指出,臨床上「缺鋅」會讓身體陷入長期低能量狀態,常見症狀包括掉髮、皮膚粗糙、疲倦、免疫低下,男性還可能出現荷爾蒙不穩與性功能下降。其次是「缺乏D3」,可能導致肌肉痠軟、睡眠品質差、甚至影響抗癌能力。

他強調,補鋅不需高劑量,過量反而抑制銅吸收;補D3則以日曬與低劑量口服為主,「太陽下的30分鐘散步,比一堆膠囊更有效。」

疲勞時吞B群?過量B12加速繁殖癌細胞繁殖

許多人一感疲勞就吞B群,但方識欽提醒,疲倦不一定是缺B群所致。維他命B12確實參與能量生成與神經修復,但過量補充只會造成體內堆積。癌細胞也會「利用B12加速繁殖」,長期高劑量補B12反而可能成為癌細胞的養分。

方識欽說,正常成年人每日B12建議量約2.4微克,多數人可從食物中獲得足夠攝取來源,如肉類、蛋、乳製品等。若無醫師指示,則不需額外服用高劑量補充品。

方識欽最後強調,真正聰明的養生之道,應該建立在「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建議民眾在服用保健品之前,應先抽血檢測,確認缺乏再補充,避免「錦上添花」反成健康負擔。此外,他也提醒,維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良好睡眠品質,才是遠離疾病、預防癌症的根本之道。

#祝你健康
推薦專題

【#直播中LIVE】第60屆金鐘獎 節目類頒獎典禮🏆
大數據推薦
🔴1017LIVE 三立新聞直播-晚間新聞總整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