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程正邦報導
黃國昌被爆收受被詐金主200萬注資,質詢時要法務部長鄭銘謙「多追回一點」。(圖/翻攝新台派上線)立委質詢與金流的「對價關係」爭議
《鏡週刊》今(4)日再爆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今年6月18日質詢法務部長鄭銘謙時,曾公開提及他「幫沈裕雄詐騙案很多忙」。然而,週刊同時揭露,沈裕雄之子沈淳浤曾於今年向「凱思國際有限公司」注資200萬元。由於黃國昌質詢內容與沈家個案高度相關,週刊質疑兩者之間存在形同收賄的「對價關係」。對此,黃國昌駁斥週刊報導,強調:「我揭發弊案、幫被害人發聲時,從來不會收受任何好處。」
週刊記者曝,查洗錢的「艾格蒙」組職恐再現台灣政壇。(圖/翻攝新台派上線)跨國查緝組織「艾格蒙」介入?王義川:非空穴來風
針對此案,三立政論主持人李正皓在《新台派上線》節目中指出,許多媒體已跟進討論黃國昌遭指涉「香港資金」和「國安局查核」的議題,並強調「現在國安局針對黃國昌香港資金在查」。李正皓認為,若對週刊爆料不滿,應該立刻提告,但黃國昌目前仍選擇「等最後再一次算清楚」,態度「超怪」。
立委王義川則進一步解釋「艾格蒙組織(Egmont Group of Financial Intelligence Units)」,這是一個專門在全世界查緝跨國洗錢的情報組織,曾在台灣歷史上介入過「陳水扁家庭洗錢案」。王義川認為,《鏡週刊》既然已提到艾格蒙這麼敏感的組織,黃國昌若還不敢提告,便證明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黃國昌被爆質詢詐案收200萬注資,律師陳君瑋轟「柯文哲2.0」。(圖/翻攝新台派上線)律師:抓「股東名冊」比對質詢個案,恐成「柯文哲2.0」
熊大律師陳君瑋從法律層面分析,直指此案的關鍵在於尋找「凱思國際的金流」與黃國昌質詢之間的對價連結。陳君瑋將黃國昌的處境比擬為「柯文哲2.0版」,因為柯案就是透過USB中的人名與金錢(如「某某某匯了200萬」)來對應個案。
陳君瑋認為檢察官下一步就是專找「凱思國際」及先前曾被爆料的「耘力國際」兩個單位的金流,只要比對沈裕雄之子對凱思的200萬注資,與黃國昌質詢該詐騙案的時間點,兩者就能形成一張「股東名冊」與「個案質詢」的對照表,如同柯文哲當年的「人名與錢」列表。
陳君瑋特別點出黃國昌質詢時曾說「我就是有幫忙很多」這句話,喊話檢察官將這句話作為證據,因為這代表黃國昌在質詢前,已深度涉足此案。
陳君瑋指出,若黃國昌被查出多案,一案七年「一罪一罰」牢底坐穿。(圖/翻攝新台派上線)「一罪一罰」 律師:黃國昌若不認罪,牢底坐穿
陳君瑋強調,此案重點在於「對價關係」,即「左手接受陳情,右手在立法院質詢」,中間是否有私下收受利益。他提醒檢察官,辦案時除了形式上的股東名簿,更要留意「隱名合夥或隱名股東」(即私下送錢但不列入股東名簿)。
若金流對價關係確立,黃國昌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極為嚴峻,由於「一罪一罰」,陳君瑋參考徐永明案,若黃國昌不認罪,單一案子刑期至少從七年以上起跳。「假設對出來有好幾個案子,我看你這個牢底真的要坐穿了。」
目前王義川已用《國安法》對派狗仔跟監他的黃國昌提告,他也對黃國昌喊話,建議黃國昌告《鏡週刊》「最好告刑事的」,因為告民事隨時可以撤告或和解,且沒有誣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