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顏色對了 機捷就要通車了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先通車、再改善,缺失、驗收一切好說?

知情人士指出,早在鄭文燦就任市長以前,高鐵局與桃捷就有共識可降低合約標準通車;機捷在輪替前曾有四五二二項缺失,如今快速收斂為二二二項一般缺失。綠營推動機捷通車,不僅如同一場政治大秀,令民眾霧理看花,未來通車也還是有潛在風險。

▲交通部長賀陳旦(右一)和桃園市長鄭文燦(右二)試乘機捷,賀陳仍強調通車沒有時間表。(圖/新新聞提供)

文/張家豪(新新聞)

機場捷運終於要通了?

從六月底開始運作的「機場捷運監理調查委員會」等六名委員(一名缺席),會同交通部長賀陳旦、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八月底宣布體檢結果,委員會召集人江耀宗表示,機捷核心機電系統穩定性提升,並已解決大部分土建、機電缺失。雖然賀陳旦仍強調通車沒有時間表,但當日氣氛「一片祥和」,讓年底通車的傳聞也確切幾分。

然而,綠營推動機捷通車,不僅如同一場政治大秀,令民眾霧理看花,未來通車也還是有潛在風險。

六分鐘巡環跑車,變成十二分鐘

機捷完工後,將依《大眾捷運系統履勘作業要點》,按正式營運班表測試跑車,且行車系統可用度須達九九%,亦即列車因故障停駛的時間不得超過一%,才能通車,但《要點》卻並未規範要以合約條件跑車。

也就是說,即便合約規定,機捷必須達到尖峰時間每三分鐘發一班直達車、一班普通車(以六分鐘班距為一個循環),但因為高鐵局跟桃捷已取得共識──通車營運後,尖峰時間以十二分鐘班距為一個循環跑車,因此履勘就用十二分鐘為測試基礎。因此產生「通車」與「驗收」分開的說法,賀陳旦與鄭文燦才敢信誓旦旦說明,只要依照「遊戲規則」測試,通車後安全無虞。

但北捷資深工程師強調,北捷通車後,攸關列車行駛穩定度的機電系統,確實通車一年後才驗收,「但班距、車速在一開始就已到位,這一年主要是測試穩定度、維修速度。現在機捷想先通車再改善,到時誰能保證提速後的可用度也達九九%?」

再對照今年三月四日桃捷公司所發新聞稿:「如果同意列車以尖峰時間十二分鐘班距測試,未來遇到跨年等大量人潮,將無法加密班次,縮短班距。」換言之,桃捷即便營運初期沒有密集班次需求,卻沒有像北捷可縮短班距,運輸大量旅客的系統彈性。

此外,桃捷駕駛也指出,未來若運量增加,需提速、拉近班距,甚至增購車輛,號誌系統可能又面臨不穩,屆時系統為確保乘客安全,將啟動「緊急煞車(Emergency Brake)」機制,「輕則乘客卡在半空,嚴重則趕不上飛機,到時要算誰的?穿衣服改衣服並不容易,沒必要搶通車。」

對應藍綠不同調,桃捷看風向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40期〉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