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過動症兒 她壓力大到忘記自己是誰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他小時候總是坐不住、不能專心、情緒控管差。」傅媽媽談起兒子的童年,畫面歷歷在目,當發現兒子有異狀時,就趕緊帶其就醫,醫師建議進行職能治療,直到七歲時才確診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罹患此疾病的孩童很辛苦,很少人能理解其特殊的行為表現,但照顧者的辛勞也不能忽視。傅媽媽在照顧兒子的過程中,也因此罹患憂鬱症,但現在看到兒子病情好轉,今年23歲的他有穩定工作、還交了女友,過去的努力都值得了。

傅媽媽說,兒子上幼稚園時,老師發現,他不但無法持續專心、上課坐不住、學習明顯受到影響、和其他小朋友時常爭吵,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大家都不喜歡和他做朋友。上小學後,狀況也沒有改善,甚至惡化。當時跑了很多家醫院,最後是經台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徐如維診斷出,原來兒子罹患了ADHD。隨即進行治療,經服藥、行為治療、以及調整管教方式後,情況有比較改善。

然而,到了國、高中時期卻開始抗拒吃藥、注意力不足和衝動的症狀又再度影響學習和行為表現,甚至出現憂鬱傾向,以及反覆的自傷行為,甚至企圖自殺。高三時,傅媽媽的兒子突然驚覺,自己的人生到底怎麼了,連最喜歡的足球都荒廢了,他希望像過去有段時間心情穩定地生活著,於是決定重新規律接受治療。

傅媽媽陪伴著兒子與過動症相處長達20年的時間,她透露,照顧的過程真的不輕鬆,長期的壓力累積,自己卻毫無感覺,而是有天在外面準備回家,但卻突然忘了家裡的地址、連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幸好身上有帶證件,才平安到家。因此去看了醫生,原來是因為壓力太大,出現憂鬱傾向所表現出來的症狀,還好只是暫時性的。但現在傅媽媽的兒子已經23歲,病情已經改善許多,且找到適合的工作,也交了女朋友,未來更有創業的打算,令她感到相當欣慰。

▲傅媽媽開心地說,和兒子一起面對ADHD,現在他病情已經改善許多且已有穩定工作。(圖/楊晴雯攝)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的全球盛行率約百分之五至八,台灣本土研究則顯示七年級學童的盛行率約7%,八年級約6%,而九年級約3%。但分析台灣健保利用率則發現,僅約1%曾經於醫療系統就診或諮詢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間的落差也暗示著社會、教育、醫療系統,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團隊發表在「精神研究期刊」和「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的論文則發現,約15%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進入青春期後出現憂鬱症。分析共近四千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合併重度憂鬱症和僅有重度憂鬱症個案的用藥狀態,發現這些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憂鬱個案,其憂鬱症會變得較困難治療,對於抗憂鬱藥物的治療反應也較差。但當雙管齊下,同時合併適當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憂鬱症的治療效果則會有所改善。

徐如維表示,過動症疾病只要有適當的藥物與行為治療、家長和學校調整教養方式,像是盡量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以分階段學習的方法教導,8、9成的患者病情都會逐漸好轉。

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表示,ADHD是大腦發展出現問題,如果發現小孩出現注意力不足、老是忘東忘溪、坐不住、容易分心、衝動等傾向,且已經影響生活,可能就是ADHD的症狀,應趕緊進一步給精神科醫師評估。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