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不能軟化大便!醫打破舊迷思 「做這4事治不了便祕」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人工作忙碌,不均衡的飲食加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惱人的便祕。不少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開始多喝水、運動、補充蔬果,不過健康健檢中心主治醫師郭彥良打破迷思,表示其實在便祕的時候做這些事是沒用的,最重要的是在想上大號的時候找到廁所解放,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肚子痛、胃痛、腹痛、拉肚子示意圖(圖/資料照)

▲便祕是不少人的困擾。(示意圖/資料照)

郭彥良醫師在臉書PO文表示,解便和吃東西一樣是與生俱來的事,卻有不少人為此而困擾。因此常會聽到一些醫生、衛生單位和廣告為了幫助大眾排便,告知一些幫助排便的方法,不過他聽完忍不住笑問,「到底是誰發明的方法啊?」直言「排便的本能是被錯誤的教育消滅,難怪被稱為文明病。」

郭彥良醫師解釋,排便的原理是經過消化後的食物會被儲存在大腸中,因為大腸不太願意吸收營養,所以基本上它僅提供放置,正常來說借放1天後就會排出,不過如果它不願意借放太久,就會一直跑廁所,反之則會2、3天才解放一次。而這些食物在大腸內儲存到一定的程度後,腸子就會將它們往下推,到了指定位置後就會產生便意。

郭彥良醫師說,接下來這些食物會來到肛門的括約肌,這裡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內括約肌,另一則是外括約肌,他說人的意志只能控制外括約肌,內括約肌則必須靠腸子的神經自主控制,意思是人類只能阻止排便,避免在不適當的時機解放,但不能靠意志將糞便排出,「所以理想的排便是可遇不可求的。」

腹痛,經痛,肚子痛,嘔吐,腸病毒,霍亂,腸躁症,噁心,懷孕,胃痛(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

▲人只能靠意志力阻止糞便排出。(示意圖/資料照)

郭彥良醫師進一步說明,表示「除非時機對了,否則沒有辦法靠意志力排便的。」且一天內會有1至2次的排便機會,如果沒問題,會在短時間內的1至2波劇烈蠕動後排空,但如果錯過蠕動波,怎麼努力都擠不出東西,「有(由)此可知,常見的預防便祕的說法就顯得無效了。」

郭彥良醫師也舉出4個熟知的預防便祕方式,並解釋其中無法幫助排便的原理。

1、多喝水

唯一有效的喝水是睡醒覺內30分鐘內大量飲水,這能誘發胃結腸反射,讓大腸產生劇烈蠕動,有助於排便。但如果是在其他時間內飲水,只會幫助排尿而已,所以別再傻傻相信「多喝水能軟化大便」了!

2、多運動

多運動雖然對身體好,但並不會讓腸子也跟著蠕動,更不會因此讓排便變得順暢,進而改善便秘。

3、多補充蔬菜水果

多吃蔬果確實對身體很好,也能讓腸子的蠕動加快,但如果無法排出,只是單純讓糞便量變多的話,對便祕的人反而是雪上加霜的事。

▲多補充蔬果只能促進蠕動,不能幫助排便。(示意圖/資料照)

4、定時上廁所

「這是超誇張的衛教!」郭彥良醫師解釋,依照上述的排便原理可知,人是無法靠意志排出糞便的,因此時機不成熟時,就算坐在馬桶上,頂多只能讓你排出幾顆象徵性的便便交差了事罷了。

但如果排便這件事是本能,為何眾生還會困擾呢?郭彥良醫師說,「原因就是教育,好笑吧!」因為如果你一整天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做,等到排便的時機就能馬上去蹲廁所。但如果你手上一堆待辦事項,就會有空的時候再去排便,不過等到你有時間去的時候,恐怕已錯過有效率解便的蠕動了;另外,也有人因為覺得外面的廁所很髒,忍到回家才解放,但通常也已失去排便的機會了。

新月沙灘命案!男子遭棄屍 頸纏電線焊死-蹲式馬桶-

▲別嫌棄公廁髒,有便意的時候能解放就解放。(示意圖/資料照)

郭彥良醫師說,如果一再錯過排便時間,腸子就會像充氣幾天的氣球一樣,收縮力很差,導致腸子軟弱無力,失去原有的收縮力。所以最好的預防便祕方式是,早上起床喝一杯溫開水,30分鐘內如果感覺到便意,就是胃-結腸反射,盡快去解放;如果30分鐘後或是更久才感覺到便意,也不要有任何懷疑,最好放下手邊所有工作,找到廁所就趕快解放,盡量在腸子失去功能前享受順暢快感。(編輯:朱祖儀)

-水-喝水-下藥-

▲早起喝一杯水,能誘發胃結腸反射。(示意圖/資料照)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時隔316天赴議會備詢 侯友宜施政報告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