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寫十年!陳建仁流行病著作獨家揭密 奠定台防疫根基

記者花芸曦/台北報導

我國副總統陳建仁為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系博士,1982年回國任教,1989年當選中研院院士1999年出版《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書中共七個章節,包含流行病學概論、疾病自然史及致病模式、流行病學方法綜述、健康指標與生病統計、流行偵查與健康調查、描述流行病學及分析流行病學。書中更曝光陳建仁20年前的青澀模樣。

▼▲陳建仁著作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一般民眾也能理解專業知識。(圖/記者花芸曦拍攝)

書中自序寫道,1978年,陳建仁碩士畢業,擔任台大公衛系助教時,就編著了《流行病學》一書,該書出版後,一直是國內很普及的教科書,1985年受到出版社邀請出版新書《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然而過程中,教學及行政工作繁雜,又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際獎助赴美國研究,此書手稿直至1995年才完成,等於這本書熬了10年才完成,且直至2020年,書中的觀念仍得以延用,可謂奠定台灣防疫基礎。

▲書中以口語化方式解讀流行病。(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書中簡介醫學可簡單區分為三類型,

  • 基礎醫學:解剖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病理學,屬衛生健保基本知識
  • 臨床醫學:小兒科、內科、外科、婦產科-病患診斷,關注病患治療與復健
  • 預防醫學:又稱為公共衛生、社區醫學-生命統計、環境醫學、流行病學、衛生行政

流性病學便屬於「預防醫學」,包含社區感染監測、促進社區健康,探討對象為整個族群及社區,在醫療保健上,預防醫學扮演者預防與管理角色,也就是如何提供有效的預防方法,解決社區疾病。這段概念,也奠定台灣防疫基礎,並至今在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時,得以超前部署。

▲書本透過許多數據圖表解析不同流行病。(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流行病更有三種判斷類型,包含病程、病原及特徵;其中病程可分為急性(武漢肺炎、麻疹、腦炎、病毒、日本腦炎、登革熱)、慢性(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病原則分成傳染性(武漢肺炎、愛滋病、日本腦炎、水痘、瘧疾)、非傳染性(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徵則為流行性(武漢肺炎、流感、B型肝炎)、地方性(烏腳病、斑疹傷寒),並非單一特性,舉例來說,武漢肺炎,就是急性、具傳染性的流行病。

▲陳建仁著作是公共衛生領域流行書。(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至於病毒如何找到「宿主」,書中提及三角致病模式,從環境、宿主跟病原的互動,揭密病毒行蹤,三角模式融合了瘴厲說、細菌說及體液說。瘴厲說強調疾病的發生與氣候、水質、和風等物質環境有密切關係;細菌說則源自傳染概念,其擴展了傳染病的防治對策,包含預防接種、隔離檢疫、化學療法與抗生素療法等新的傳染病防治法。體液說則強調疾病與體質關係,其認為病毒根植於宿主特性的變化上,強調「可感受性」。

三角模式認為宿主、溯源和環境是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三位一體,如果任何一個要素產生改變,便會破壞原有平衡,導致疾病發生,如果病原特性改變,像是感染力增強、遺傳基因重組;抗藥性提高、毒性改變等等,都可能使平衡破壞,如果環境特性改變,像是衛生環境欠佳、土壤、飲水汙染、食物儲存不當,都會加速病原感染宿主接觸;若是宿主本生特性改變,像是不良飲食、缺乏睡眠及休息、罹患疾病,也會導致疾病更容易發生。

然而此模式可解釋流行病,但慢性病卻較難使用三角模式說明,因為慢性病非傳染病,有特定唯一的必要病原,像是精神分裂、冠狀動脈心臟病等等,病因都極其複雜。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加入 @setn 好友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