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政策各有招式 男性偏好活動會議女性常捐款

台灣社會風氣民主開放,許多民眾勇於對社會議題表達意見、關心時事,國發會調查報告發現,年輕人普遍認同網路已成為公民參與的重要管道,而性別、教育程度、年齡不同,往往也有不同的參與方式。

▲國發會調查發現,公民參與的管道相當多元,而且不同族群似乎有不同的習慣或偏好。(圖/中央社)

網路時代來臨,加上廣邀社會大眾參與公共議題討論的做法,已是國際趨勢,美國、新加坡、韓國、英國都有類似設計,國發會參考美國白宮請願網「We the People」,建置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其中「提點子」專區最熱門,不時可見民眾就關心的議題提案,號召大家附議,希望向政府反映民意。

國發會近日公布「109年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公民參與情形調查報告」,除了解民眾對於網路參與公共政策的反饋,從中也可發現,公民參與的管道相當多元,而且不同族群似乎有不同的習慣或偏好。

報告指出,女性、大學學歷以上、29歲以下的受訪會員都有較高比率認同網路參與的重要性,比率皆高於9成,高於男性、高中職或專科以下學歷、30歲以上的受訪會員。

受訪會員當中,近8成有參與平台以外的公共參與行為,進一步比較背景後發現,隨著性別、教育程度、年齡不同,參與公眾議題的行為也會有差異;有46.5%的女性曾捐錢或參與募款,比男性高出約7個百分點,男性則有較高的比率參與社區和政府舉辦的活動與會議。

年齡部分,20至29歲有最高比率參與過實體的社會運動,達46.7%,高於其他年齡層,凸顯參與社會運動多是熱血青年;30歲以上的平台會員則有較高比率參與村里事務和參與募款或捐錢給社會團體或政治活動。

若從教育程度觀察,高中職以下學歷者沒有進行實體參與的比率較高,大學以上參與者在社會運動,抵制或支持購買、參與NGO、捐錢或參加募款等參與率較高,與高中職以下學歷者差異較大。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