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長輩心裡苦?想不開比例創新高!醫揭9症狀「秒懂心事」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此9項症狀若長者符合5項以上(含)症狀依出現頻率,就可做出鬱症的診斷。(圖/萬芳醫院提供)

▲醫師表示,此9項症狀若長者符合5項以上(含)症狀依出現頻率,就可做出鬱症的診斷。(圖/萬芳醫院提供)

明(10)日是中秋連假第二天,也是「世界自殺防治日」,你有多久沒關心家中長輩了呢?據統計,2021年國人自殺率雖青壯年族逐年遞減,但「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卻突破新高」。醫師表示,由於歷經身體病變、親友離世、子女關係疏離,重重打擊下容易走上絕路,是每年自殺率數據顯示裡的中高風險群,更是需要正視關懷的族群。

68歲的許太太,十年前老伴因病離世而長期獨居,親人也鮮少返家陪伴她。某天女兒打電話回家無人接聽,在鄰居協助之下,才知許太太出門買菜卻忘記回家的路,女兒趕緊南下照料她,才發現其記憶力大不如前、每天都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但在慢病纏身、藥物影響記憶力、難集中精神下,許太太常怨嘆命不好甚至起了輕生念頭,經精神科醫師評估後,許太太罹患老人鬱症。

自殺防治中心日前針對新冠(COVID-19)疫情,對民眾心理健康影響進行調查。結果顯示,15至24歲及35至54歲年輕成人,即使會試著不去想疫情,但壓力感受是其他年齡層中較高;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2021年15至24歲青少年與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比起去年都有增加趨勢,整體再自殺率也上升。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沈武典指出,針對高齡者的研究發現,約5至12%的高齡民眾患有鬱症,而沒接受鬱症治療的高齡患者,在社交、職能及人際關係上有顯著的障礙,大幅降低生活品質;除了日常作息受到影響外,若患者本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疾病,都可能因鬱症導致免疫功能低下,使病情難以控制。

他說,高齡人精神醫學中有著「3D」身心疾病:包含鬱症 (Depression) 、失智症 (Dementia) 及譫妄 (Delirium) ,這些常見的3D疾病中,以鬱症為最重要、也是最好治療的疾病,只要配合治療都能獲得良好的改善。以下9項症狀若長者出現且符合5項以上(含)症狀依出現頻率,就可做出鬱症的診斷,但病患至少要有第1、2項中之1項症狀。

鬱症9項症狀:

感到悲傷或空虛、對事物明顯的失去興趣、體重驟降或驟升、突發性嗜睡或失眠、動作莫名變得激動、遲緩或缺乏耐性、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經常出現輕生想法。

沈武典提醒,只要長者得服用安眠藥才能睡覺,或連續每個月有8次門診以上,建議尋求精神科門診協助,而家屬平時可多關心家中長輩,或參加社區活動與人交流,讓長者得到強大的支持與社交連結,心境就會快樂、積極。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20240514】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蕊米報新聞 Feat. ねこ咨咨 一日主播大挑戰 EP.13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