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表示在超音波檢查若發現胰臟特別亮白,代表有脂肪胰,要注意胰臟癌的風險。(圖/翻攝自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粉專)
你有聽過「大白胰」嗎?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分享,當胰臟在超音波影像中「比肝、腎還亮」,代表有「脂肪胰」,這是胰臟癌的警訊,因為一半的胰臟癌病人有脂肪胰,而有脂肪胰的人,罹患胰臟癌風險是一般人6倍。
錢政弘於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分享,常說胰臟癌不容易發現,一旦發現就是晚期,難道胰臟癌就沒有前兆嗎?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有「脂肪胰」的人,會多6倍的胰臟癌風險,而有一半的胰臟癌病患發現有脂肪胰。
他說顧名思義,脂肪胰就是有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胰臟中。在超音波下,胰臟實質回音會變得比肝臟或腎臟更亮,看起來顏色比較白。
他進一步解釋,脂肪堆積在胰臟會造成脂肪激素失衡、胰臟慢性低度發炎、氧化壓力及線粒體功能障礙等病變,進而促進癌基因 KRAS 的活化。另外,脂肪胰會活化胰臟星狀細胞,促進纖維化與腫瘤基質形成,導致胰臟腺癌的出現與轉移。
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也曾發文提醒,大家一定聽過脂肪肝,國人每三個人就有一位脂肪肝,不過脂肪胰的盛行率其實也高達了16%。脂肪胰臟與脂肪肝形成的原因類似,當缺乏運動和吃過多油膩食物時,會將多餘的脂肪儲藏起來。容易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阻抗性變高。
錢政弘提醒,有脂肪胰的人「一定要改變飲食」,包括不吃甜食,減少飽和脂肪攝取、減少飲酒、戒菸、減少超加工食品攝入、多運動、控制體重等,不要讓脂肪胰成為胰臟癌生長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