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黑巧克力1個月逆轉脂肪肝!日本肝臟名醫助40歲女減重甩糖尿病

健康中心/程正邦報導

研究證實,黑巧克力不僅有助降肝指數,還能減重、抑制食慾。(圖/Pixabay)

▲研究證實,黑巧克力不僅有助降肝指數,還能減重、抑制食慾。(圖/Pixabay)

脂肪肝已成為台灣人常見的隱性健康危機,根據國健署資料,國內約有5成民眾罹患脂肪肝,其中不少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若不控制恐演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令人意外的是,日本肝臟權威栗原毅醫師指出,黑巧克力竟可能成為對抗脂肪肝的天然利器,不僅有助降肝指數,還能減重、抑制食慾。

夏宇童(左)四肢纖細確曾是「中度脂肪肝」代表。(圖/三立)

▲夏宇童(左)四肢纖細確曾是「中度脂肪肝」代表。(圖/三立)

根據《東洋經濟》報導,日本「栗原醫院」院長栗原毅觀察指出,黑巧克力富含可可多酚與膳食纖維,對肝臟有多重益處。他分享一位40多歲女性病患的真實案例,該名女性在疫情期間養成狂嗑仙貝、饅頭等高碳水零食的習慣,導致體重在1年內暴增6公斤,最終不僅檢查出脂肪肝,還併發第二型糖尿病。

在接受栗原醫師的飲食建議後,這位病患開始每日分5次攝取可可濃度超過70%的黑巧克力,每次約5公克。一個月後,她的肝發炎指數從63降至34,糖化血色素從7.4%降至6.5%,體重更減少了3公斤,對高熱量零食的慾望也明顯降低。

牙醫師林佩瑩指出,黑巧克力也有防蛀牙的功效。(圖/翻攝自林佩瑩臉書)

▲牙醫師林佩瑩指出,黑巧克力也有防蛀牙的功效。(圖/翻攝自林佩瑩臉書)

栗原毅指出,黑巧克力的健康關鍵在於「可可多酚」一種強效抗氧化成分,能中和體內自由基,防止肝細胞因脂肪堆積而惡化,還可改善胰島素阻抗。另一方面,黑巧克力中的膳食纖維能延緩糖分吸收、穩定血糖波動,並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減少肝臟負擔。

此外,根據2021年刊登於《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的研究,適量攝取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能調節脂質代謝與發炎反應,有助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變。

營養師曝3招「跟脂肪肝說掰掰」:快吃10食物。(圖/翻攝自程涵宇臉書)

▲營養師曝3招「跟脂肪肝說掰掰」:快吃10食物。(圖/翻攝自程涵宇臉書)

栗原醫師建議新手可從70%黑巧克力開始,若口味可接受,也可選擇80%或90%的濃度,功效相差不大。最理想的食用時段是三餐飯前與上午10點、下午3點各吃1片,每次約5公克,這樣可延長可可多酚的生理作用,持續穩定地發揮2至3小時功效。不過,若生活忙碌,只在三餐前攝取也能見效。

台灣每10個成年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戴定恩主治醫師 提供)

▲台灣每10個成年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戴定恩主治醫師 提供)

對於此項發現,胃腸肝膽科診所張振榕醫師曾在健康專欄中指出,黑巧克力確實具有抗氧化與降發炎的潛力,但仍應視為「輔助性工具」。改善脂肪肝最核心的還是改變生活習慣,如減重、規律運動與控制糖分攝取。黑巧克力若攝取過量也可能造成熱量超標,建議每日總攝取不宜超過30公克。

好食課陳怡婷營養師分享改變8項日常習慣,大大降低糖尿病風險。(圖/好食課授權使用)

▲好食課陳怡婷營養師分享改變8項日常習慣,大大降低糖尿病風險。(圖/好食課授權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巧克力都有助於改善肝功能。張醫師提醒,市面上常見的牛奶巧克力或添加糖的混合型巧克力,其可可含量低、糖分高,反而可能惡化脂肪肝問題。應選購可可濃度達70%以上、配方單純的黑巧克力產品,避免攝取多餘添加物,得到反效果。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