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倪譽瑋報導

▲英國研究指出,細菌的抗藥性每年緩慢增強,若不長期投入抗生素研究,數十年後將出現「超級細菌」。(示意圖/資料照)
近期不少國家減少投入抗生素計畫,日前由英國政府資助的研究模擬,若各國不加強抗生素研究,細菌抗藥性日益增強,2050年「最悲觀的情景」將是超級細菌(Superbugs)每年奪走數百萬人的性命,大家生病住院、勞動人口大減,將連帶影響整體GDP,呼籲各國積極應對細菌抗藥性的挑戰,以防堵災難發生。
細菌「抗生素抗藥性」升溫恐釀全球危機?
據外媒《The Guardian》報導,近期一項由英國政府資助、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主導的研究指出,細菌的抗生素抗藥性(AMR)正在增加,「如果所有利益相關者不立即採取行動,藥物可能會失效」到2050年「超級細菌」恐導致全球數百萬人死亡。
抗藥性變強經費卻削減 專家警告「最悲觀情境」恐成真
全球發展中心政策研究員安東尼(Anthony McDonnell)表示,研究預計抗生素抗藥性會在未來緩步上升,然而多國政府卻削減官方發展援助(ODA),如美國便砍了約80%,他認為現在的抗生素能成功壓制細菌,但時間久了其抗藥性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而用來防範抗藥性的經費卻大減,恐讓研究中「最悲觀的情景」出現。
全球性危機:細菌抗藥性升速一致 先進國也無法倖免
研究模型顯示,細菌的抗生素抗藥性的上升速度很可能是全球一致,美國、英國等先進國家會等同最嚴重的國家,擁有強大抗藥性的細菌將影響勞動力,染病後的住院時間更長、治療也更複雜,醫療成本會大大上升,如英國預估從9億美元飆至37億美元、美國從155億美元飆至570億美元。
超級細菌衝擊醫療與人口 2050年死亡數恐增六成
超級細菌也將導致人口衰減,預計2050年,強抗藥性細菌造成的死亡人數將增加60%,預計每年美國有134萬人、英國有18.4萬人因此而死,大家生病住院,能工作的人也大減,估美國、英國、歐盟的勞動人口將分別減少0.4%、0.8%、0.6%。
經濟也遭殃?中國、歐美年損失估達數千億美元
綜合細菌帶來的勞動力、治療費等負擔,約有122個國家整體經濟會出現嚴重損失,研究顯示在最悲觀的情況下,中國每年的21兆元損失可能接近7220億美元、美國為2957億美元、歐盟為1870億美元、日本為657億美元、英國為586億美元。
專家籲全球投入抗藥性防治 英國已啟動多管齊下策略
專家提出,若各國能持續投入抗生素研究、用足夠的資源對抗細菌的抗藥性,就能防堵超級細菌擴散。英國政府發言人對此表示,政府的健康計畫將抗生素抗藥性視為「一項重大威脅」,並承諾通過新疫苗、降低肉品抗生素使用量等方式,持續與細菌的抗藥性對抗,也鼓勵國際間積極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