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今日舉行首場社子島區段徵收會議,民眾分自救會、促進會各自表達反對及支持立場。(圖/台北市政府提供)台北市政府今(8)日於社子島舉行首場「區段徵收案土地協議價購會議」,現場聚集反對與支持開發的團體互相叫陣。自救會認為市府無視判決與民意,要求停止協議價購;促進會則主張禁建長達56年,應透過徵收改善基礎建設;市府回應,整體開發依法進行,將持續推動後續程序。
依市府安排,社子島將辦理36場協議價購會議,土地所有權人可於114年12月31日前繳交同意書。地政局指出,此為區段徵收前置作業,後續還有事業計畫與區段徵收計畫公聽會,並將提報內政部審議。市府表示,協議價購屬自願性質,未同意者未來將依徵收程序補償,且若徵收價格高於協議價,將補足差額。
自救會批市府強推開發
社子島自救會今日舉行「反對有毒社子島計畫」記者會,批評蔣市府延續前朝模式,無視法院判決,持續推進「生態社子島」計畫。他們重申,居民並非反對開發,而是主張解除禁建、九大聚落完整保留,並以原地改建替代大規模徵收。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余宜家聲援指出,市府若擴大區段徵收,恐讓計畫經費突破新台幣2000億元,將造成龐大財政負擔。他認為市府應先處理長期忽視的基礎建設,而非以高成本的徵收方式推動。
促進會力挺徵收改善環境
另一方,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則轉發支持聲明,認為禁建政策讓當地居民受困56年,生活品質長期低落。他們指出,依據市府統計,至去年5月已有約98%的土地所有人同意區段徵收,質疑反對方代表性不足。
促進會主張,市府透過區段徵收可讓公共建設同步到位,包括排水、防洪、道路與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他們並強調,協議價購只是前置程序,市府後續將依法辦理公聽會與核定,呼籲居民耐心參與,避免開發再度停滯。
市府強調依法行政
台北市政府則發布新聞稿澄清,社子島整體開發係依《土地徵收條例》進行,協議價購屬自願性質,土地所有權人可自由決定是否同意。若未達成協議,將依規定辦理徵收補償,並確保補償價格不低於市價。
市府並指出,開發計畫包含防洪工程、排水改善與公共設施建設,目的是確保居民安全與提升環境品質。目前都市計畫與防洪計畫均已審議通過,環評雖遭判決撤銷,但因市府已依法上訴,在判決定讞前仍屬有效。市府強調,將依法推進後續徵收程序,兼顧居民權益與開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