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起床就吃早餐!醫揭「黃金時段」:能穩血醣、增肌減脂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李思賢表示,起床後別馬上吃早餐,晚一點吃有利健康與減重。(圖/資料照)
現代人生活忙碌,一起床就趕著上班,不是直接略過早餐,就是抓住幾片吐司往嘴裡塞。醫師李思賢表示,由於人剛醒來時候胰島素是一天中最低點,且人對碳水的反應比較差,若一醒來就吃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加劇血糖波動,進而增加儲存為脂肪,也就是變胖的風險。「晚一點吃早餐,對於身體與減重,都比較理想。」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 臉書表示,很多人擔心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肥胖,醫師李思賢表示,碳水會否害人發胖的關鍵是食用的時機。中午是人體最擅長利用碳水的時間,此時吃碳水化合物,也較能被細胞作為能量使用,而非儲存為脂肪。此外,白天比晚上更適合吃碳水,更能減重、穩血糖。
他表示,身體最擅長利用碳水的時間,是在中午左右。因為人體的生理時鐘會讓中午時段的胰島素敏感度達到高峰,也就是,此時吃碳水,血糖不容易飆升,也比較能被細胞拿來當能量而不是儲存成脂肪。
早上起床別立刻吃早餐 晚一點吃較健康
李思賢表示,早上起床不要立刻吃早餐。這不是要人跳過早餐,而是稍微延後進食時間,讓身體完成一段自然的脂肪燃燒。剛醒來的時候,胰島素是一天中最低點,加上所謂的「黎明現象」此時的高皮質醇、高胰高血糖素與高血糖本來就會讓人對碳水的反應比較差。
如果一醒來就吃碳水,可能會放大這個血糖波動,增加儲脂風險。晚一點吃早餐,等身體的代謝節奏穩下來再開始進食,會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晚上吃少量碳水 幫助人體放鬆、好入睡
至於晚上能否吃碳水,他表示,關鍵是掌握量和時機。在晚餐時間攝取一點點碳水,例如半顆地瓜或一小份南瓜,可幫助某些人入睡。因為碳水會促進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生成,讓人較容易進入放鬆模式。「但務必要適量!」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zTyYdzqQ8&t=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