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果」穩定血糖又抗老!每週吃心血管風險降16% 營養師揭6大功效
導覽目錄: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酪梨被譽為「森林中的奶油」,濃郁滑順的口感讓人愛不釋手,卻也讓不少人對它心存「高脂肪=會胖」的誤解。對此,營養師薛曉晶強調,酪梨其實是最被低估的超級食物之一,不僅能改善膽固醇、穩定血糖、燃燒內臟脂肪,更是腸道健康的守護者,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奇蹟」。
吃酪梨會胖?營養師破解迷思
許多人擔心酪梨脂肪高、吃多會胖,但實際上它富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薛曉晶表示,這種好油脂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LDL)、提升好膽固醇(HDL),是心臟的好朋友。此外,酪梨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延緩血糖吸收,加上葉黃素與多酚類抗氧化物,可強效抗發炎、減少細胞氧化壓力,可以說,酪梨是一顆集「護心、穩糖、減脂、抗炎、養腸、顧眼」於一身的超級食物!
每週吃2份酪梨 心血管風險降16%
薛曉晶指出,《Nutrients》期刊的系統性回顧發現,長期食用酪梨能顯著降低總膽固醇與LDL壞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風險。而另一項追蹤超過11萬人、為期30年的大型研究則指出,每週攝取兩份酪梨,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低高達16%。
酪梨助減脂 連吃12週腹部脂肪明顯下降
臨床試驗顯示,過重的女性每天吃一顆酪梨,連續12週後體重不僅未增加,反而明顯減少腹部內臟脂肪。《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更指出,酪梨不僅能幫助降低BMI和腰圍,還能增加飽足感,是減脂過程中的神隊友。
酪梨穩血糖也抗發炎
由於酪梨的升糖指數幾近於零,能避免餐後血糖劇烈波動,是糖尿病族群的理想選擇。《Journal of Nutrition》研究指出,連續12週食用酪梨後,受試者的空腹胰島素、糖化血色素(HbA1c)與發炎指數均下降,對抗發炎與穩糖效果顯著。
酪梨是腸道健康守護者
腸道方面,酪梨富含的膳食纖維、多酚與植物固醇,是腸道益菌的最愛。研究證實,每天食用酪梨可提升好菌數量與短鏈脂肪酸濃度,有助於改善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薛曉晶建議,腸道不穩定、容易脹氣或排便不順者,不妨嘗試每天吃半顆酪梨作為日常保健。
為了讓酪梨的營養發揮最大效益,薛曉晶建議「每日半顆至一顆」為宜,並搭配蛋白質或好油脂,有助於促進吸收。
酪梨油也有同樣功效?
至於許多人好奇,酪梨油是否也有同樣的功效?薛曉晶則表示,酪梨油確實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備護心、耐高溫烹調等優勢,和橄欖油一樣是健康好油。但在榨油過程中,會流失掉膳食纖維、多酚與植物固醇,「這正是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益生菌的關鍵元素」,不像整顆酪梨那樣能幫助延緩飢餓、減少內臟脂肪的堆積。總結來說,雖一樣是護心的好油脂,但不是完整的「超級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