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電子報/馬英九訪港 連戰接班人就位?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馬英九。(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文/余莓莓(美麗島電子報)

馬英九預計6月15日赴港出席「亞洲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並將針對兩岸關係、去年馬習會、南海局勢發表英文專題演說。消息一出,不僅震動國內輿論,香港《星島日報》更在社論中指出,「馬英九此行是為日後訪問中國鋪路,牽制綠營『去中國化』走向,也是為兩岸互動『試水溫』」。該一見解固然點出馬英九香港行動機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若審視馬英九選擇的地點、時間,以及整體安排所可能產生的事前、事中與事後政治效應,顯然是一盤極為精心與縝密的戰略布局,蔡英文政府對之絕不可僅以一時一刻的個案等閒看待,否則恐將導致後患無窮。 

首先,為何選擇香港作為出訪的首站?這裡除了是馬英九的出生地,選擇香港作為首訪目的地,最主要乃著眼於引入中國因素,讓一心想維持外部環境平穩,以便專心拚內政的蔡英文政府投鼠忌器。畢竟明眼人一見即知,馬英九甫卸任即能順利訪問香港,背後必然有北京的默許。而北京一向將台灣定位等同港澳,馬英九以台灣卸任領導人的身分到訪香港,形式上恰恰滿足北京可資以向國際宣傳「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一中原則」政治框架。更何況往赴香港並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範地區,不需要移民署、陸委會、國安局等單位召開聯審會審查,只要原服務機關、也就是總統府核准即可,如此一來准駁與否的壓力將集中在總統府。 

尤以審查過程單純化的結果,恰可減少審核作業時間,讓馬辦於六月一日送達總統府的申請,時點上剛剛好符合《國家機密保護法施行細則》第32條但書,以及《第13任總統卸任相關權益及出境管制事項說明》辦法上所明定的,出境前15日須送件的規定。尤有可議者,總統府都還沒發布准駁與否的結果,馬辦竟搶先發布新聞稿並同時公布赴港航班,視總統府如無物,馬英九因何敢狂妄至此?顯然他深諳自己的突來一招,無疑是丟給蔡英文一個麻煩的燙手山芋,無論答案是准是駁,馬英九都是穩賺不賠。 

因為設若總統府批准申請馬英九的赴港申請,綠營支持者必然強烈不滿,尤其陳水扁6月4日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的申請若遭中監否決,兩相對照下綠營內部的反彈勢將至為巨大,一不小心將動搖傷害蔡英文在綠營的支持根基;設若總統府否決,則恐將面臨外有中國因素作梗,內有面對中間與藍營選民,如何提出一個具足正當性與說服力論述的難題,畢竟若是要出於「司法境管」的理由,馬英九現在並未被限制出境,「司法境管」有其牽強之處。若是要出於行政處分的限制出境,然馬辦既已宣稱當日去、當日回,歡迎媒體隨行,全程公開,如此一來若要再謂基於國安的考慮不予批准,恐也難有堅強的論證依據。 

馬英九訪港尚未成行即已造成新政府的兩難困擾,一旦他果真獲准可前往香港,衍生的難題將更為棘手。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表示,馬英九的專題演說將涵蓋兩岸關係、去年馬習會、南海局勢,依照馬英九一貫的主張脈絡,可想見其內容實有可能如同郭正亮教授刊登於本報《馬英九卸任再起的起手式》一文所預判的,不論是宣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或是呼籲推動「馬習二會」,強調「國共繼續合作」,甚至拋出「兩岸南海合作」訴求,一招扣一招的腳本設計,將逼使蔡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繼續面臨「國共聯手」、「紅藍制綠」的不利結構,在南海議題上使蔡英文政府原本設想的南海中立,陷入對比日菲「不夠親美」、對比國民黨也「不夠親中」的雙重困境。如此一來,馬英九赴港演說對於北京所能做出的貢獻,將遠超乎《星島日報》社論所言的,「牽制綠營『去中國化』走向,也是為兩岸互動『試水溫』」的作用。對北京來說,馬英九將會是深具投資價值的統戰對象,一個可待之以上賓之禮的「老朋友」。 

眾所周知,北京對待「老朋友」一向慷慨。2005年中共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引來美、日、歐盟等強權批評撻伐,連戰以國民黨黨主席的身分登陸訪問,《連胡公報》揭櫫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前提立場,不只為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背書,更由此開啟了「紅藍聯手制綠」的兩岸模式化關係,奠立連戰作為兩岸首席買辦的地位,十餘年來攫取驚人政經利益。然而隨著連勝文角逐首都市長的鍛羽而歸,台灣人民對兩岸買辦集團的反感厭惡,連家的政治能量急遽下降,馬英九以卸任總統之尊適時接棒,剛好補上連戰的位置,北京以之為槓桿支點繼續操作施壓綠營,本極輕而利極大,對爾後蔡政府的兩岸關係與兩岸政策將形成重大的制約。相對地,馬英九倚恃北京這個靠山,消極而言至少讓蔡政府因此多有忌憚,好為自己身家買足保險;積極而言,以北京一向厚待「老朋友」的作風傳統,更基於統戰運用的必要,北京未來必然對馬英九大力加持,而這也勢將成為馬日後東山再起的重要資本。 

借鑒歷史,當年連戰的登陸訪問,扁政府事前對之無力阻止,事後對之不敢法辦,連戰的破冰之旅讓扁政府的兩岸防線破口潰堤,兩岸關係自此開啟連串化學變化,形成紅藍合作主導而綠營邊緣化的新格局。回溯當時當下,誰能料到一個被視作個案的政治訪問,竟是催化爾後兩岸結構發展的一個關鍵起點?而幾日後若馬英九果真獲准訪港,它會不會是蔡政府時代兩岸結構發展的另一個新頁的序曲?更況乎馬英九此番若獲准訪港,將來也必然比照要求訪問美國、歐洲、日本,乃至中國,推動馬習二會。這樣的馬英九,挾卸任總統的尊榮身分與豐沛資源,在黨內無強力制衡競爭對手,在外部遊走兩岸與國際,到處發展關係搶奪話語權,意圖東山再起,其結果將不只是蔡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重大路障,更是蔡英文總統執政之路潛在的強力掣肘對手,絕非癬疥之疾,而是芒刺在背。

愚者闇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馬英九若獲准訪港,不會是單一事件,而是馬集團吹起反攻號角的第一聲高音,一個催化新結構的觸媒。回看連宋登陸往事,歷史殷鑑不遠,新政府能不謹慎以對?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