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想上班,而是在台灣,基層主管要庸才不要人才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文/游哲文(換日線Crossing)

學校教要創新、要與眾不同才是成功者的性格,但這樣的人,在台灣職場卻往往不受歡迎,因為個人觀察,台灣企業多半不需要努力創新的員工,要的是乖巧聽話沒有威脅,也就是網路上俗稱的「奴性」。

不少台灣企業基層主管的價值觀很扭曲,庸才來應徵拼命用,甚至蠢才也肯用,但「會威脅到自己的」人才來應徵卻不敢用,舉個例子:在面試過程中一定有個橋段是自我介紹,自己和周遭許多例子都顯示,台灣企業刷掉應徵者的順序跟歐美不一樣,從容不迫完全不緊張、穿著光鮮亮麗有自信的先刷掉,再來是刷掉口齒不清的,最後錄取看起來講話支支吾吾堪用的,備取順序會找口齒不清的來訓練,已經具備創意有自信的卻完全不會考慮。匪夷所思對不對?這跟歐美企業用人標準完全相反。

就以我自身經驗作為例子,記得幾年前剛考到多張金融證照與一些課程進修證明、滿懷熱忱期待重返金融業,投了很多家金融業履歷,應徵的是一般人不想做的業務職缺,又在履歷上寫著希望待遇 30K 到 209K(那是因為人力銀行最高只能選 209K 的關係,不然本來還想選無限多),也的確得到了很多業務職缺面試機會。

基本上來說,一個很想要讓自己有錢的求職者絕對是老闆找業務人才的首選對象,但大家錯了,台灣企業基層主管有自己的選法,絕對跟老闆要的人不一樣。

就這樣開始我的面試人生,為了表示對公司的重視,我一向穿正式服裝去參加,訂作西裝、手戴高質感三眼金屬手錶強調守時、發亮的新皮鞋、襯衫還特別燙過,以為十拿九穩的前往每一家公司,當然結果都不是我以為的那樣。

每家面試的第一關都相同,不管有沒有自帶履歷都會叫你當場寫,這難不倒任何誠實的人,第二關則會來個小測驗,有的公司會用紙本、有的會叫你用電腦。

這要做什麼用?別相信真的有分數評分這種事,那只是「最後很好用」的工具。

接下來面試重頭戲登場,我去過一對一面試也去過團體面試,先說團體好了,對我來說團體比較有意義,畢竟這樣才知道是哪些人來競爭,自我介紹對於受過多年戲劇、電影藝術訓練的人再簡單不過,我完全沒有怯場的問題。

看到那些外表邋遢舊西裝、很皺的襯衫、坐在那裡一直滑手機、穿牛仔褲就來面試、連一張金融證照都沒有、還說進來公司反正公司會培訓考照、以及自我介紹不流暢支支吾吾的求職者,我想我應該可以去下一關談細節了。誰會想到這時候測驗的功能登場了,基層主管可以用這個當台階說測驗沒過,想當然那是藉口,誰去面試真的看過公司的測驗怎麼評分,還不是對方說了算,那些人很不合理的進了下一關。

沒測驗的公司直接一對一就簡單多了,基層主管沒了梯子可用,直接看著履歷找缺點,尤其是看到履歷證照、進修證明欄寫滿,裡面有一張證基會發的「初任董事監察人研習證明」後就更變本加厲地找藉口打發等通知,我很確定我沒錄取,不是因為能力不好,因為每家基層主管最後都送我到電梯口都說:「你為什麼不去別家?」

多年後我參加其中一家公司的股東會,提到這件事,幾個小時後接到電話,老闆指派那個高階主管打來問我:「怎麼可能不用你,可以告訴我他是誰嗎?」如果我真的能力不足,他大可不必打這通電話,畢竟股東會都結束了,何必特地打來說客套話?

基層主管打發優秀人才走的藉口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問其中一家未錄取原因(當時相信所謂的人力資源專家在節目上或書上說的,打電話回去問知道自己缺點有利未來求職錄取機會。)

我因為怕打擾先發 mail 問,上面寫如果沒有回覆,會依照名片上的電話號碼打手機問最後面試的主管,該主管馬上回覆否認是他的決定,說有個「人評會」決定人選。

「人評會」?該公司從頭到尾都是一對一面試,又不是多個主管面試一個求職者,該組織不就只能用參與面試的主管意見來決定嗎?急著否認也掩飾不了最後做決定的事實,人才鐵定是聰明人,不會推敲不出來,建議想求職者的人不用打電話回去問了,沒人會跟你說真話。

台灣如果有賈伯斯、比爾蓋茲、馬克·祖克伯這樣的人才,若沒創投資助他開新創公司,應該早就被逼去職訓局領失業補助、借貸擺攤賣雞排不然活不下去,因為大公司在基層主管那關就會被打發掉了,因為他們沒有奴性生在台灣會很慘,在企管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組織弱化症」,指的是主管不敢用比自己有想法的人才導致企業無法創新、產業無法升級,台灣企業就處在這樣的危險邊緣卻不自知。

這樣的惡性循環搞得人才出走,不然就是要裝笨才找得到工作,學歷變得沒有用。博士畢業要假裝碩士、碩士要假裝大學畢業才找得到工作,這是什麼扭曲的價值觀?

不禁感嘆,在台灣職場光鮮亮麗有創意、自信是原罪,奴性才是無敵星星。

   關聯閱讀

【雙寶娘@上海】致小英總統:我們能否先放下政治成見,學學上海如何留才?

科技人才為何紛紛留美當台勞?──「我沒有一天不想家,只是我真的回不去了...」

大學即將畢業,我為何對年薪百萬、外派台幹的工作說不?

   作者簡介

游哲文

華岡藝校戲劇科、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曾經創立電影公司並成功讓公司不倚靠政府資源獨自前往香港參加影視展,之後離開電影圈至「今周刊」、「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任職,5 個月內自學考取多張金融證照,2014 年開始進入金融市場,年獲利最高紀錄 3 天內把投入本金翻了 40 倍,自此不用再靠上班收入生活,目前為自由作家、兼職投資人。

執行編輯:Christine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原文出處

加入 @setn 好友 #第一次工作就上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