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柏元報導
2026年經典賽中華隊後勤團隊成員的郭泓志,現身花蓮,為了第二屆由浪凡基金會主辦的「浪凡盃投手營」,為期三天兩夜的深度訓練計畫,陪伴80位來自花東十所學校的棒球員;他站上打擊區,陪他們實戰對決,更陪他們練習如何與壓力共處。郭泓志說:「我的任務,是鼓勵選手,希望用我的經驗,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自己是「心輔官」,協助球員面對外界壓力、撐過低潮。孩子們從動作到心理、從球速到信念,都在這幾天裡產生了轉變。

▲郭泓志訓練課程包含高階投球動作拆解、變化球控球技巧、核心協調訓練、肌力與爆發力提升等。(圖/浪凡基金會提供)
來自台東桃源國中的邱亞恩,第一天檢測球速僅130公里;教練團協助調整出手角度後,第三天投出137公里。他難掩興奮地說:「我嚇到了,超過自己的極速136公里,第一次知道自己原來可以丟這麼快。面對郭哥投球的那一刻,整個腎上腺素都爆了」。瑞穗國中的邱祖昂也回憶:「我丟到一種旅美的感覺。看到郭哥站在打擊區,我很緊張,整個人真的好大一個,但我想挑戰他。」來自三民的曾祈嘉則悄悄說:「我想變強,未來也想去美國。」許多孩子在活動最後分享:「很累,但不想放棄了」、「我開始相信,我也能變強」浪凡盃不是球技競賽,而是一場由信任與陪伴構成的改變契機。孩子的改變,不止是數據,而是眼神。

▲為了強化運動員心理素質和抗壓性,郭泓志親自站在投手丘,跟選手實戰對決。(圖/浪凡基金會提供)
投手營課程涵蓋高階投球動作拆解、變化球控球技巧、核心協調訓練、肌力與爆發力提升、運動傷害預防與護具正確使用,並特別設計心理抗壓課程與選手心法培養。浪凡基金會長期關注東部體育教育資源,致力翻轉偏鄉孩子的發展機會。基金會董事長馬詠睿說,「我們希望讓孩子知道,他們不是偏鄉的配角,而是能被看見、被相信的主角」、「我們在尋找下一個郭泓志,但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孩子都知道他的夢想值得努力」。

▲浪凡基金會主辦為期三天的「浪凡盃投手營」,找來旅美球星郭泓志。(圖/浪凡基金會提供)
郭泓志這次沒有帶著媒體、沒有站在鎂光燈下,而是走進訓練場、彎下腰傾聽。他說:「我以前在美國最低潮的時候,也曾經找不到方向。那時候沒有雷達、沒有儀器,只有信念。」這種信念,如今轉化成一種陪伴的能量,讓那些還不知道怎麼面對未來的孩子,有機會先面對自己。郭泓志以過來人的送給孩子:「你現在投的每一球,都是投給未來的你。」這不是一句鼓勵,是一種承諾。而這場浪凡盃,就是那個承諾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