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恐「腦中堆毒」!最新研究揭關鍵 長者加速神經退化、記憶力變差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最新研究顯示,長者睡眠品質差,可能加速神經退化。(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林口長庚最新研究顯示,長者睡眠品質差,可能加速神經退化。(圖/記者蔣季容攝影)

台灣2025年底預估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卻有40%-70%的高齡長者患有慢性睡眠問題,失眠已被證實與神經認知障礙(如失智症)、憂鬱症、自殺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林口長庚研究發現,睡眠品質愈差者,其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指數愈低,顯示腦淋巴系統清除功能下降,且記憶功能越差。

林口長庚今(9)日指出,72歲陳女士主訴自己失眠近一年,晚上難入睡,就算睡著也會在半夜醒來兩三次,有時清晨三、四點就醒來,怎樣也睡不回去,白天也很常打瞌睡,覺得很累、沒精神。陳女近半年記憶力變差,常重複問同樣問題,出門活動次數也變少,經檢查確診為「睡眠障礙合併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林口長庚醫師先採用非藥物方式改善陳女士的狀況,包括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例如每天固定時間睡覺與起床、白天多活動、多曬太陽、多散步。3個月後,睡眠情況有好轉,記憶力變好、重複提問的情形也減少;半年後追蹤,認知功能測驗分數進步,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滿分30)也從25分進步到27分。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及老年精神科主任李淑花表示,這顯示睡眠和記憶力的確有很密切的關聯,特別是對高齡者來說,改善睡眠品質,不僅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亦可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與認知功能的退化。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方基存說明,慢性睡眠問題在高齡長者中極為普遍,約有40%至70%的高齡長者深受其擾。失眠已被證實與神經認知障礙(如失智症)、憂鬱症、自殺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該研究共納入72位年齡從66歲至88歲的健康高齡長者,進行磁振造影(MRI)、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SQI)問卷調查,以及與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李湄珍教授合作,採用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技術(DTI-ALPS),量化腦淋巴系統的代謝清除功能,並分析其與大腦結構連結與功能連結的關聯,以及兩者的相互作用或關聯程度。

分析結果發現,主觀睡眠品質愈差者,其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指數愈低,顯示腦淋巴系統清除功能下降,且記憶功能越差。進一步發現,僅在睡眠品質良好的高齡長者中,其大腦核心區域的「結構」與「功能」連結之間能夠合作順暢;而在睡不好的高齡長者中,則觀察不到大腦區域間的合作。

方基存指出,這代表腦部清除系統功能失衡,進而影響神經網絡間的正常運作與記憶力維持。高齡長者的睡眠品質可能與大腦功能可塑性及修復力有密切關聯,因此維持良好睡眠,不僅有助情緒與生理健康,對大腦的清除毒素功能更扮演關鍵角色。

林口長庚醫院影像診療部副主任杜振豐指出,大腦中的腦淋巴系統有清掃機制,堪稱「腦內清道夫」,能把不需要的代謝廢物清除出去,尤其在深度睡眠期間,此作用最為活躍。因此當睡眠受到干擾,清除功能便會下降,毒素積累,恐加速神經退化過程。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及台灣睡眠醫學會醫師劉耕豪建議,提升腦淋巴功能可從日常作息維持良好睡眠做起,維持晝夜節律穩定,維持規律運動,即便是低強度的運動也有幫助。劉耕豪提醒,睡前應避免干擾因子,尤其是手機,避免追劇、或是會看影響情緒的內容,此外手機的藍光也會對晝夜節律有影響。飲食方面,一天三餐也是節律,避免睡前吃宵夜,有文獻指出適當補充Omega-3脂肪酸,可能有助於腦部代謝功能。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睡眠

【#直播中LIVE】【20250709】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