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17日出席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對輝達H20解禁議題表達正面看法,並詳述公司海外布局及匯率挑戰因應策略。(圖/台積電官網)
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2330)今(17)日召開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除公布最新財報與第三季財測外,外資分析師聚焦AI巨頭輝達(NVIDIA)新款AI晶片H20獲准在中國大陸銷售一事,詢問台積電是否因此受惠。對此,董事長魏哲家回應表示:「這是我們客人的好消息,也會是台積電的好消息。」雖未明確點出實際接單數據,但此番發言被市場解讀為台積電正面迎接解禁帶來的潛在營收機會,顯示其與輝達等AI大廠的深厚合作關係。
輝達H20為應對美國出口管制而設計的特規AI加速器,專門供應中國市場使用。其解禁傳聞已發酵數月,如今確認放行,將重啟中國雲端與AI企業的採購熱情。由於台積電負責該系列晶片的先進製程代工,隨著出貨量恢復,有望挹注下半年營收表現。魏哲家強調,「客戶有更大市場銷售,對我們也是正向循環」,顯示台積電對此波政策變化持樂觀看待。
然而,除了AI利多,法說會亦聚焦台積電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匯率波動與海外營運成本壓力。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指出,自2024年底以來,新台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從32元升至目前約29元,使得以美元計價的海外營收換算回台幣後出現明顯折損。他坦言:「匯率無法控制,但其影響很巨大。新台幣每升值1%,將導致營收減少約1%、毛利率下滑約0.4個百分點。」
根據財報,台積電第二季毛利率達58.6%,雖優於市場預期,但第三季財測已下修至55.5%至57.5%之間。黃仁昭說明,若匯率維持在29元水準,整體毛利將進一步受壓,與去年同季相比已有顯著差距。此外,因應全球客戶分散布局,台積電海外廠區建設成本不斷攀升,尤其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人力與建廠支出遠高於本地。他預估,從2025年起,海外人力成本每年將對毛利率稀釋2%至3%,未來隨量產規模擴大,影響幅度甚至可能擴大至4%。
為因應挑戰,魏哲家重申台積電的五大核心競爭力──技術領先、優越定價能力、產能靈活調度、高效率成本控制與多元產品組合。他強調,儘管匯率短期壓力無法避免,但公司透過先進製程優勢與全球客戶緊密合作,有信心將長期毛利率維持在53%以上。
除了財務面,台積電也在法說會中揭露最新海外布局進展。美國亞利桑那州將打造六座先進晶圓製造基地,包含兩座先進封裝廠與一座研發中心,總投資高達1,650億美元。其中,第一廠已於2024年底開始4奈米製程量產,良率與台灣旗艦廠相當;第二廠原預計2026年啟用,但目前將提前好幾季量產,對應美國客戶對先進製程的急迫需求;第三廠及第四廠將導入2奈米與A16製程,第五與第六廠則預留未來更進階技術所用。
台積電表示,亞利桑那州建廠完成後,估計將承擔全球約30%的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產能,成為新一代AI晶片供應鏈的戰略樞紐。同時,公司在日本熊本的第一廠已於2024年底量產,第二廠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動工;德國德勒斯登廠也在歐盟支持下穩步推進,產能與技術導入將視市場需求動態調整。
至於台灣本土,魏哲家強調仍為台積電核心基地,並預計在政府支持下於未來數年內建設11座晶圓廠與4座先進封裝廠,於新竹與高雄展開2奈米製程佈局,強化在地技術鏈與全球市占地位。
儘管面對匯率壓力與海外成本挑戰,綜觀此次法說會,市場普遍認為台積電基本面穩健、營運前景正向。多家外資券商包括摩根士丹利、野村證券均在會前預估,全年營收可望上修至年增30%,AI、高效能運算與車用半導體需求將是下半年成長主要引擎。法說會所釋出的穩健營運策略,已為投資人打下強心針。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