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俄羅斯成功開發核動力「海燕飛彈」(Burevestnik missile)!據《紐約時報》26日報導,海燕飛彈已於21日完成測試,其飛行時間長達15小時,飛行距離則高達8700英里(約14萬公里),此外,海燕甚至能夠躲避川普自豪的美國太空飛彈防禦系統「金穹」(Golden Dome)。然而,許多專家警告,核動力的飛彈相當不穩定,即使在軍隊掌管下也難以控制,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曾嘗試開發,但都因過於危險而中斷計畫。
普丁公開宣布海燕飛彈將進入部署階段。(圖/翻攝自X平台 @Reuters)普丁:「海燕」是世上絕無僅有
俄官方表示,由於飛彈是以核為動能,所以飛行距離比一般飛彈還來的長,甚至還能躲避飛彈防禦系統。據克里姆林宮釋出的影片,普丁在高級官員的會議上聲稱,海燕飛彈是「世上絕無僅有」。此外,普丁表示將進入部署階段:「我們必須確認飛彈的潛在用途,並著手準備在軍隊中設立飛彈所需的基礎建設。」
俄羅斯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於上周二(21日)向普丁報告,海燕飛彈已經完成測試,其飛行時間長達15小時,飛行距離則高達8700英里(約14萬公里)。當天也一併測試了其他洲際彈道飛彈和巡戈飛彈,普丁表示:「這再次證明了俄羅斯核武防禦的可靠性。」北約給海燕飛彈的代號是SSC-X-9 Skyfall,而以「海燕」取名的這種鳥類被視為暴風雨來臨前的徵兆。
專家:「海燕」將顛覆穩定連軍隊也難掌控
美國明德大學(Middlebury College)核不擴散專家路易斯(Jeffrey Lewis)指出,雖然測試結果的成功並不意外,但這的確帶來隱憂,他形容海燕飛彈就是「會飛行的微型核災難」,路易斯指出:「這是一個糟糕的發展,它是一種更為科幻的武器,將會顛覆穩定,即使在軍隊的掌控下也難以解決。」
ABC News 26日報導指出,許多專家也對海燕飛彈持懷疑態度,並指出核能飛彈非常不穩定。此外,核能飛彈不只難操控,還會對環境造成威脅。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曾嘗試研發核能飛彈,但都因過於危險最終研發未果。
「海燕」竟能躲避美國強大飛彈防禦系統
報導指出,當普丁在2018年宣布研發「海燕」飛彈時,普丁表示這是對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回應。川普在今年5月宣布啟動開發太空飛彈防禦系統「金穹」(Golden Dome),並聲明「金穹」的建立將讓飛彈攻擊無法滲透到美國。然而,「海燕」的開發設計正是為了躲避像「金穹」這樣的飛彈防禦系統。俄羅斯智庫研究員斯特凡諾維奇(Dmitry Stefanovich)指出,美國的金穹和多數飛彈防禦系統驅使著俄羅斯斥資在這項金額龐大的計畫上。
馬丁禁止核武擴散研究中心(James Martin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諾特(Hanna Notte)指出,普丁的聲明是自川普第二任期以來最嚴重的核武威脅。去年11月,俄羅斯在烏克蘭部署了一顆裝有核武的「榛果樹」飛彈 (Oreshnik missile)後,俄國不只開始降低使用核武的門檻,也開始對北約國家進行「混合式攻擊」的挑釁。
雖然也有專家對於俄羅斯聲稱「海燕」的強大攻擊能力感到懷疑,但路易斯仍強調飛彈的發展令人對世界安全感到非常不安,他表示:「這就是一場軍備競賽」。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