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古時同性戀以「龍陽之癖」稱呼,但少有人知道這成語的由來,其實「龍陽」指的就是龍陽君,也是中國正史上,第一個紀載的同性戀。龍陽君生於戰國時期,據正史記載,龍陽君長相俊美,身材筆直修長,深得魏安釐王寵愛,讓後宮佳麗三千吃醋到受不了,也造就了「龍陽之癖」這個成語。
▲同性戀在中國戰國時期就有所記載。(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歷史補教名師蔡承峰表示,龍陽君不僅深得魏王寵愛,甚至還會與後宮佳麗爭寵,為了維繫寵愛地位,甚至在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封建時代掉下男兒淚,就是為了讓魏王不再進納美人。
▲古時對同性戀的觀念其實就已相當開放。(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戰國策·魏策》中記載「魏王與龍陽君,一同乘船釣魚,龍陽君滿載釣了十幾條魚,卻在哭泣。」魏王說「有甚麼不安的事嗎?如果有,為甚麼不告訴寡人呢?」龍陽君回答說「臣沒有甚麼不安的事。」魏王說「那你為何要哭泣呢?」龍陽君回答「臣為大王釣到的魚而流淚。」魏王回「甚麼意思?」
龍陽君先鋪陳了自己被君王寵愛的過程「臣一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後來釣到更大的魚,就想要把以前釣到的小魚扔掉。如今臣只有醜陋的面孔,卻能有機會擔任大王的侍寢。還被封爵為龍陽君,在朝廷上,官員們都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讓路。」
然後才真正說出掉淚的原因,他說「如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寵信,美貌的她們也一定會拎起衣裙,跑到大王這裏來。到那時,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釣的小魚,也會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聽聞後,先安撫龍陽君「不會的!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願意跟寡人說呢?」於是下令全國「敢向我提進納『美人』於宮的,誅族!」
▲歷史補教名師蔡承峰。(圖/明霖文教顧全提供)
蔡承峰指出,這則故事說明著龍陽君受寵的情形,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形,可以從人類學角度來進行剖析,傳統中國為父系社會,而後宮佳麗為表示漂亮女性皆為君王所擁有,只有君王能夠和美女來往衍生下一代。
另外一方面男寵的存在也表示著君王同樣能支配其他男性,這兩者皆為父系社會中男性表達其權力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