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近視怎麼治?竟有這些奇葩方法 吃、用通通有!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有「近視王國」之稱的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達9成以上,而台灣防盲基金會也指出預計到2050年全球近視將影響50億人,是總人口數的一半。這樣日益嚴重的流行病,相信從古時就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鑿壁偷光的匡衡和囊螢映雪的孫康及車胤,如此挑燈夜讀,怎麼可能沒有近視呢?如果近視他們又是怎麼治療或舒緩的呢?

▲鑿壁偷光。(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歐陽修《讀書》:「吾生本寒儒,老尚把書卷。眼力雖已疲,心意殊未倦。」《祭十二郎文》中韓愈稱:「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這都說明古代就有近視。那麼古人是如何緩解眼疾的呢?

《本草綱目葛蒲》記載:「石菖蒲置一盆於几上,夜間觀書,則收煙無害目之患。」古代大部分人家都是用「油燈」來照明,燈油用的是植物油,照明效果沒有蠟燭那麼好,而蠟燭是有錢人家才會使用的。菖蒲在古代被譽為「花草四雅」,古人會在桌上擺菖蒲主要是因為它有吸收黑煙的功效。

▲石菖蒲(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也有人直接從燈油上著手,把普通的植物油換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趙浩《養病漫筆》記載:「枸杞子榨油,點燈觀書,能益目力。」

古人還用「洗目」的方法來保護眼睛,邵興宗提到「令昏目復明,遂能讀小字。」但不是真的洗眼睛,而是拿熱毛巾敷在眼睛上,能緩解眼鏡疲勞。

《本草綱目》也記載多種草藥有明目的功效,比如「蕪菁花」主治虛勞眼暗,久服長生;可夜讀書;「槐實」可夜讀書,延年益氣力;「蒼朮」治眼盲,燥脾去濕宜用。其他醫學典籍也提到治眼疾的處方,像是地黃丸、菊晴丸、夜光丸等等。(責任編輯:劉芷庭)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