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殺手/一年500例!奪命排行第二 醫師揭兒癌症狀

記者張雅筑、影音剪輯廖國安/台中報導

來自馬來西亞的男童恒恒,年僅6週大就被血癌找上,因緣際會來到距離2973公里台灣台中榮總醫院治療,歷經1年5個月後抗癌成功,一家四口回到家鄉重新生活。小小年紀怎麼會罹癌?聽到癌症大家肯定聞之色變,對此,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受訪時,除了提醒家長可以怎麼注意到異狀,也呼籲不要太恐慌,因為兒癌好好接受治療,治癒率是不低的。

▲來自馬來西亞的恒恒,出生六週大就被血癌找上,但來台治療後已康復並順利回到家鄉。(圖/記者張雅筑攝)

普遍大家聽到癌症,都會覺得與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和基因等有關,那小朋友呢?中榮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表示,其實罹癌的原因很多,「包括從(在)媽媽肚子裡面就開始有癌症的可能性。」不過讓家長比較擔心的是,根據統計,兒童的「殺手」第一名是意外,第二名是癌症,而且發病最小年齡可能是幾周大而已,就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顯示,每年大概有500位上下的18歲以下癌症病童。

▲中榮兒童血液腫瘤科黃芳亮主任,他呼籲家長平時可以注意孩子照顧起來有無異狀,但別太恐慌。(圖/記者張雅筑攝)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但其實平安健康長大真的不容易,以下就整理出專訪黃芳亮醫師談及兒癌的問答,供民眾、家長參考:

一、兒癌種類排名

A:腫瘤部分血癌是小孩子癌症的第一名,那統計起來大概35%到40%,所以500個的40%就是200個、35%就是175個,所以台灣兒童癌症裡面,血癌每一年大概有175個到200個這樣的一個range(範圍)。

第一名的話是血癌、白血病,那第二名的話是腦瘤,所以我們有一些腦瘤的,因為兒科的癌症治療醫師跟大人比較不一樣,大人有分血液科跟腫瘤科,那兒科是血液跟腫瘤在一起,所以所有的癌症部分,都是小兒血液腫瘤科在治療,那我們的第二名統計起來,每一年大概100名上下,就是所謂的腦瘤,長在腦裡面的瘤,大部分就是算在裡面,那第三名是淋巴瘤或者淋巴癌,這個大人也都有,我們講的是小兒科,18歲以下的一個情況,那再來第四、第五名就是腹腔的腫瘤。

二、兒癌和大人癌症差異

A:兒童癌症來講的話,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因為它所謂的機轉跟大人比較不一樣一點點,大人都是成熟的細胞,上皮細胞跟一個癌症,例如大人會有很大很大的肺癌,或者是所謂的胃癌,或者是大腸癌,這些的情況,那兒科大部分非常少,或者年紀比較大才會遇到。

三、兒癌病癥怎麼注意

A:如果有一些不正常的,跟你照顧上不一樣的情況出現就要注意。

【血癌】-莫名的發燒找不到原因、莫名的出血,牙齦出血啦,身上瘀青啦,沒有撞到怎麼比平常還多(瘀青),那再來的話是,臉色蒼白、活力變差,這是血紅素的問題,那這些所謂的不正常造血系統,那就是基本的醫院看過,一些評估這樣子,那因為白血病來自骨頭的製造、骨髓的製造、裡面的血液問題,所以會有一些痠痛的現象。那我們曾遇到一個小孩子,幾乎走路他就哇哇叫,碰到他骨頭也是哇哇叫,一檢查發現是白血病,所以不正常的發燒、不正常的貧血、不正常的出血、骨頭痠痛都要注意,這是血癌的部分。

【腦瘤】-以頭痛來表現,或者無緣無故的噁心嘔吐、腦壓上升,早上起來就頭痛,或者是說步態不穩、流口水,奇怪小孩子都已經收口水了,怎麼又突然變得很嚴重、很明顯,而且這些表情有變化的一個現象,那這是腦瘤要注意的一個點,當然不是說這樣子就一定是腦瘤,那是說要去做進一步的評估。

【淋巴】-脖子、腋窩或者腹股溝,這樣子摸出來一個硬塊,那有莫名的發燒,就是跟免疫系統有關,像這樣子的一個情況,頸部的淋巴腺腫,那就要提高警覺。

【腹部】-肚子的腫塊就是神經母細胞瘤,那尤其小孩子在5歲以內,大部分都是父母親幫忙洗澡,所以有時候就是在肚臍的旁邊,稍微一點點摸進去看看、感覺,摸進去感覺大部分應該都是要柔軟的,那小孩子也不會疼痛的,但是如果你摸進去,奇怪怎麼跟平常不一樣,有點硬硬的,或者摸小孩子會不舒服,那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腹腔的腫塊。

此外,若發現孩子身上的哪個地方腫起來、鼓起來也要注意。黃芳亮醫師也分享近日的一個案例,他表示,最近有個孩子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媽媽在幫他照相或是平常看他有注意到眼睛,發現眼珠他不是光反射的,而是眼珠黑的地方有白點,就這樣發現到小孩子的視網膜母細胞瘤。」

四、兒癌治癒率高低

A:兒科都是在發育的過程,有哪個地方的突變,或者有哪個地方的病變,所以第一個相對來講,越早發現治癒率就越高,而且因為這樣的一個不一樣的細胞的一個過程,所以兒童的癌症,大部會對化療效果,相對都比大人好很多,例如我們剛剛講的血癌,所有的血癌這樣家起來,兒科大概有80%的成功率,但是大人就絕對沒那麼高,那因為跟他的機轉有關係,跟他配合的化療有關係,跟他所謂的治療都有關係。

黃芳亮醫師從醫25年多,他說,多多少少遇過遺憾的案例,有的是病情來勢洶洶,不論團隊怎麼努力,癌症就是復發在復發,或是治療過程中不慎感染等,但更讓他難過的是,有的家屬會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兒癌,直接選擇放棄。

▼▲黃芳亮醫師從醫25年,是許多患者、家長眼中的「仁醫」。(圖/記者張雅筑攝)

但黃芳亮也強調,父母的決定不能說他對或錯,畢竟看到孩子受苦誰都不願意,但自己身為醫師,「我認為應該,兒科部分,我們兒童癌症部分,我們雖然現在已經在講說,我們還是有一些安寧的療護,但是在兒科的立場,我們原則上大部分還是積極治療這樣子,但是這積極治療還是建構在疾病的治癒率,跟小孩子能承受痛苦地這樣的一個平衡情況上。」黃芳亮也直言,其實治療過程是辛苦的,每個環節都很受苦的,所以小生命要長大真的不容易,「那我們,身為醫師,能做的就是,盡到我們最大的努力去照顧好小朋友。」

【延伸閱讀】

台灣醫救活馬國癌嬰 讓他們團圓回家→https://reurl.cc/a57M74

兒6週大罹癌 母:健康長大真的很難→https://reurl.cc/dVvqAM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