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骨質疏鬆!醫揭3大骨鬆徵兆 「變矮」要小心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不少人膝蓋痛就懷疑骨鬆,其實兩者關聯不大。復健科醫師陳相宏提醒,「變矮、背痛延伸胸口」才是骨鬆警訊。(圖/PIXABAY)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問題。復健科醫師陳相宏提到,許多人膝蓋痛、腰酸背痛,就懷疑是骨質疏鬆所致,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多數膝蓋痛與骨鬆無直接關聯,反而應注意「身高變矮」、「背痛延伸至胸口」,都可能是骨鬆徵兆,另外也可以透過靠牆檢測。

陳相宏在健康節目《醫點不誇張》提到,骨鬆在醫界稱為「隱形殺手」,因為它不會造成疼痛,也沒有任何感覺及症狀。門診常有病人主訴,出現腰酸背痛或膝蓋痛的症狀,懷疑是骨質疏鬆導致,但經過檢測發現,這類病患通常都沒有骨質疏鬆問題。

陳相宏指出,由於骨鬆沒症狀,只能透過經驗及臨床觀察,他總結出3個骨鬆徵兆,分別是「身高變矮」,若站直時比過往矮了3公分以上,需提高警覺,還有「靠牆檢測」,觀察後腦勺與牆壁距離是否超過3公分,或腰內側脂肪是否超過2指幅,再者,臨床上有些患者在搬重物時會突然感到背痛,也有人雖無明顯背痛,卻出現從背部延伸至胸口或腹部的疼痛感,都需特別留意。

陳相宏提醒,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因為大部分患者照了X光,會發現壓迫性脊椎骨折。另外,年輕人也要注意,最常見手腕的舟狀骨骨折,還有腳部側面的趾骨骨折,例如女性穿高跟鞋、過瘦體型者、或跌倒時用手撐地,都可能導致骨折,這類情況在年輕人身上很常見,往往檢查後才驚覺已有骨質疏鬆問題。

營養師劉怡里說明,根據國民營養調查,成年人每日建議鈣攝取量為1000毫克,但多數國人只吃到450到500毫克,主要與東方人有乳糖不耐症有關,很多人擔心拉肚子,選擇不喝鮮奶,不過還是有很多富含鈣質的食物可以選擇,例如一盤芥藍菜約含238毫克鈣質,而2片小方豆干則可提供高達548毫克鈣。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BrvGAW41c&t=31s

骨質疏鬆 補鈣 骨折 復健科醫師 陳相宏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