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記憶體高貴會影響? 華碩新目標價曝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華碩(2357)週二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均優於市場預期,受惠於AI伺服器與顯示卡強勁需求。儘管短期出現季節性修正,法人仍看好2026年AI伺服器貢獻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
根據富邦投顧報告,華碩3Q25合併營收達 新台幣2,003億元,季增7%、年增20%;毛利率14.3%、營益率4.9%,分別略低於富邦預估的14.5%與5.2%。稅後純益每股 14.21元,季增8%、年減16%,仍明顯高於富邦預期的12.36元與市場預期的11.95元。業績成長主要來自 顯示卡與AI伺服器 的強勁需求,年增率分別達30%與100%,並受惠於RTX 50電競GPU的上市。管理階層指出,受Windows 10換機潮帶動,商用PC出貨年增50%,已成為潛在成長驅動力。
展望第四季,華碩預期營收將季減約10%,達 1,795億元(年增17%)。富邦分析指出,PC業務預期季減10–15%,主機板與顯示卡持平,伺服器營收季減5–10%。由於關稅調整前的提前拉貨與缺乏新品效應,PC將進入季節性淡季。雖然GB300/B300 AI伺服器出貨依計畫推進,但仍需配合雲端客戶拉貨節奏。
記憶體供應成風險
對2026年展望,華碩對PC市場維持保守,預估出貨成長率介於 年減2%至年增2%。公司表示,因記憶體供應吃緊,已提前建立約四個月庫存,以確保短期供應穩定,並將成本上升轉嫁至終端售價。在AI伺服器業務方面,華碩已成功打入歐美Tier-2雲端服務商(CSP),法人預期其AI伺服器營收貢獻在 2026財年將超過20%。
元大投顧亦指出,華碩3Q25每股盈餘14.21元,優於預期8–15%,主要受惠於匯兌收益與稅率下降。AI伺服器營收年增96%,帶動整體伺服器業務成長78%,占總營收比重提升至19.3%。
華碩在輝達(Nvidia)新品銷售表現優於預期,市場占有率穩步上升。元大與富邦均維持「買進」評等,分別給予目標價 760元 與 765元,以2026年每股盈餘約54元、14倍本益比為基礎。富邦指出,雖關稅影響逐步淡化,但記憶體價格上揚恐壓抑PC需求,仍為主要風險。其他潛在風險包括消費性產品疲弱、電競品牌競爭加劇及匯率波動影響。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