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護腎神菜」穩血糖、抗癌又顧筋骨!醫激推:生吃更營養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洋蔥富含槲皮素與硫化物,有助抗氧化、降血壓與血糖、保護腎臟等。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提到,生食營養價值最高,但腎病、胃病患者應注意食用量。(圖/PIXABAY)

▲洋蔥富含槲皮素與硫化物,有助抗氧化、降血壓與血糖、保護腎臟等。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提到,生食營養價值最高,但腎病、胃病患者應注意食用量。(圖/PIXABAY)

洋蔥味道嗆辣,很多人不愛吃,但它其實超營養。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提到,洋蔥含有大量抗氧化、抗發炎化合物,有助於降低血壓與血糖,間接減少腎臟的負擔。每日可攝取1/4至1/2顆中型洋蔥,食用時建議生吃,保留更多槲皮素與硫化物,營養價值最高。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提到,洋蔥富含槲皮素與硫化合物,有助於護腎。槲皮素是一種強力的天然類黃酮抗氧化劑,尤其在洋蔥外層與靠近根部的部位更高。在動物與體外實驗顯示,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抑制腎絲球硬化與纖維化,並減少腎臟細胞凋亡,還能干擾黃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泄。

另外,切洋蔥時會流淚滿面,主要是因含硫的胺基酸,例如甲硫胺酸、半光胺酸,大部分存在洋蔥根部。洋蔥的細胞被破壞後,本身的酵素會對含有硫的胺基酸進行分解,產生具揮發性的硫化合物,刺激鼻子或眼睛,使人出現流淚的反應。而洋蔥特有的揮發性硫化合物具抗發炎與抗氧化作用,減緩腎臟纖維化進程,降低長期損傷。

洪永祥解釋,洋蔥的抗氧化能減少腎絲球球內壓,並保護腎小管功能正常,而抗發炎作用減少腎臟的纖維化與硬化的速度,還能降低血壓與血糖,研究更發現,常吃洋蔥不但能降低蛋白尿,更可延緩腎臟衰退的速度,除了護腎外,還「有益心臟健康」,槲皮素可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濃度,使血管暢通、保持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洋蔥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慢性病風險」,延緩器官衰老,另外,還含「抗癌化合物」,尤其是腸胃道的癌症,例如胃癌、結腸直腸癌。再來是「控制血糖」,槲皮素與硫化合物具降低胰島素阻抗、減緩糖尿病的作用,還具有「抗菌功效」,幫助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細菌的生長。最後是「維持骨骼健康」,洋蔥鈣含量不高,對於補鈣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洋蔥的攝取與改善骨密度有關係。

洪永祥指出,生吃洋蔥能保留更多槲皮素與硫化物,營養價值最高,刺激性也相對高,若無法接受,建議熟吃為佳,但營養價值就不如生吃。另外,建議每日攝取1/4到1/2顆中型洋蔥,搭配綠花椰、黑蒜、橄欖油等抗氧化食物效果更好。洋蔥雖營養,但腎功能末期者且有高血磷血鉀,尤其需限鉀、限磷的腎友、正在出血或服用抗凝血劑者、胃潰瘍、胃發炎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急性發炎期、孕婦與哺乳期,建議避免食用洋蔥。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