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肺癌不是肺腺癌 NGS揪關鍵基因變異「對症下藥」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肺癌是我國常見三大癌症之一,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排行,肺癌再度蟬聯癌症致死率之冠。所幸今日肺癌治療已有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與多元標靶藥物,可以幫助患者快速鎖定致病基因變異型,精準控制病程。

▲55%的肺腺癌病患帶有EGFR突變基因,臨床上已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葉育雯指出,在發生率上,「小細胞癌」只占所有肺癌的1、2成,這種肺癌由於增生快速,確診時常已發生轉移,治癒率較低;「非小細胞癌」則是大宗,約占肺癌中的8、9成,其中的「大細胞癌」增生和擴散較快,「鱗狀細胞癌」生長速度相對緩慢,剩下占多數的就是常見於新聞報導的「肺腺癌」。

葉育雯提到,肺腺癌並不是最可怕的肺癌,因為科學界掌握的肺腺癌相關基因變異種類最多,一旦找到相對應的致病基因,等於發現了標靶,臨床上可用的武器便比較多。50%以上的肺腺癌病人,腫瘤帶有EGFR變異,目前很多藥物可供醫師對症下藥,健保也有給付;其餘發生率在5%以下的基因變異,稱作罕見肺癌(包括KRAS、HER2、MET、ALK等),同樣有適合的標靶藥物;不過,仍有20%左右的肺癌病例源自未知的基因變異。

葉育雯透露,一名6旬婦人5年前確診ALK型肺腺癌,因為其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於化療一直非常抗拒,甚至在使用了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也因副作用耐受度降低,醫囑順從度大幅降低。過往這類患者因為治療不積極,存活期往往很短,好在目前已有多元標靶藥物可用,最後透過換藥的方式降低其生活品質衝擊,婦人至今穩定控制肺腺癌長達5年。

▲葉育雯醫師表示,相較增生快速的大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肺腺癌並非最可怕的肺癌。(圖/記者陳弋攝影)

標靶治療的優點為何?葉育雯說,化學治療的毒性較廣泛,不利於體質羸弱的患者,標靶治療對身體的全面性影響較低,且多為口服,患者不需要定期回醫院打針、住院,生活品質較能維持。

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世代,但非小細胞癌有許多種,除了約佔半數的EGFR以外,還有ALK、ROS1、MET等基因突變型別,想要精準出擊,就必須先鎖定致病基因。

新光醫院副院長高尚志指出,患者若選擇一次僅能檢驗一種基因型的傳統檢測,不僅在反覆檢測、等待報告的過程,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期,一旦檢體不足,還必須重新採集,可能面臨出血與感染風險,因此在分秒必爭的肺癌治療中,他鼓勵患者接受醫療團隊建議,接受「可一次性找出致病基因」的NGS,搶時間救命。

高尚志提醒,有癌症家族史、吸菸習慣、肺部疾病者,建議每年進行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以利在早期發現肺癌。確診後也別灰心,臨床上已有多元的治療武器可使用。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卸任前夕 蔡英文赴台南廟宇參香祈福
大數據推薦
2024西港刈香甲辰香科武陣大會師 台灣第一香🚨直播搶頭香🚨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