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撞球/撞壇之痛!楊清順離開不到2年…張榮麟猝逝 兩人殞落均未滿50歲

體育中心/陳慈鈴報導

「撞球之子」楊清順(左)、「火雲邪神」張榮麟(右)相繼過世。(合成圖/翻攝自中華民國撞球總會臉書、CPBA提供)

▲「撞球之子」楊清順(左)、「火雲邪神」張榮麟(右)相繼過世。(合成圖/翻攝自中華民國撞球總會臉書、CPBA提供)

台灣撞球好手「火雲邪神」張榮麟猝逝,享年40歲。消息一出,令無數球迷感到惋惜。其中不乏有人回想起,1年多前過世的「撞球之子」楊清順(阿順、順仔),當時也不過45歲,兩人都不到50歲便離開台灣體壇,不禁讓人感慨人生無常。透過本文帶您回顧撞球界傳奇的殞落,他們璀璨的一生將永存於眾人心中,感謝兩人對台灣體壇的貢獻。

張榮麟14日剛晉級2025年印尼國際公開賽32強,晚間突然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年40歲。張榮麟出生於高雄阿蓮鄉,後來在雲林斗六長大,曾受過「拉桿王子」傅哲偉指導。個人撞球生涯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2003年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銀牌入袋;2005、2009、2013年三度贏得全運會九號球金牌;2012年撞球排名躋升為世界第一;2025年,CTPBA職業撞球巡迴賽第3站擊敗「撞球王子」柯秉逸,第一次贏得分站冠軍。

張榮麟的過世,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率先證實,並代表全體會員與同仁致哀,「張榮麟,感謝你多年來,為撞球努力、為國爭光,一路好走」;曾指導過他的傅哲偉也曝光兩人生前對話紀錄,並以陳雷的〈染色的頭鬃〉悼念,心痛與悲傷不言而喻;「萬年雄獅」張明雄也相當震驚,「邪神,一路好走,還是不敢相信…。」

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院長謝嘉娟指出,心肌梗塞在發作前的前兆,包括重物壓在胸口的胸悶、胸口有拳頭般大的瞬間痛感、呼吸困難、冒冷汗、嘔吐、暈眩等。發生上述狀況時應停止所有活動,坐下或休息。急性發作胸悶、胸痛時,可立即服用舌下含片,緩解疼痛進行自救,並叫救護車送醫。

台灣傳奇的花式撞球運動選手楊清順於2023年12月6日因肺癌過世,享年45歲。楊清順是正港的高雄囝仔,「冷面殺手」趙豐邦是他的師父,活躍於1990至2000年代,拿下許多國際性重要花式撞球比賽冠軍。不過,沒能拿下任何一座世界錦標賽冠軍,成了楊清順撞球生涯中最大的遺憾。楊清順等人創建了台灣的職業撞球,也讓原本被視為非法賭博的撞球運動,成為台灣如今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

楊清順的告別式於2023年12月15日在高雄的九龍禮儀館九龍廳舉行,趙豐邦到場悼念愛徒,相當惋惜「順仔」的離去,這麼年輕生了一場病就走掉了;職業撞球好手郭柏成也說,自己因為楊清順的關係開始接觸撞球,加入職業撞球至今認識大約25年,但兩人在球場上交手已經是20多年前的往事,還稱楊清順是台灣的精神領袖,無法接受楊的驟逝。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曾在《健康2.0》節目中指出,一般肺癌腫瘤小於1公分、很小,不一定會有咳嗽症狀,但若出現以下4大徵兆,需格外小心特別,包括「莫名體重下降」,腫瘤在肺部慢慢生長,導致營養缺乏,就會產生體重下降的情形;「咳嗽又咳血」,咳嗽伴隨咳血的狀況,代表腫瘤已經影響到氣管,才會產生咳血的情形;「聲音沙啞」,不單是喉嚨問題,其實是肺癌侵犯到神經,導致聲音沙啞的現象;「其他關節疼痛」,儘管肺部的腫瘤不大,但實際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 「世界冠軍教練」陳為志

☆ 「師公仔」林欽榮

☆ 「顆星國王」羅穗(1950年- )

☆ 「萬年雄獅」張明雄(1962年3月13日- )

☆ 「冷面殺手」趙豐邦(1967年9月15日- )

☆ 「天弓飛彈」李昆芳(1968年1月24日- )

☆ 「吸血球聖」方小郎(1969年9月17日- )

☆ 「撞球天后」柳信美(1969年12月3日- )

☆ 「扶桑劍客」古田和男(1972年3月14日- )

☆ 「拉杆王子」傅哲偉(1973年12月21日- )

☆ 「閃靈悍將」劉峻銓(1974年9月16日- )

☆ 「小魔王」郭柏成(1978年1月15日- )

☆ 「刀鋒戰士」張裴瑋(1979年3月10日- )

☆ 「風城小子」呂輝展(1980年3月18日-)

☆ 「齊天大聖」王泓翔(1981年4月7日- )

☆ 「玉面飛龍」張玉龍(1981年9月21日- )

☆ 「少年球王」 陳英傑(1983年12月29日-)

☆ 「大眼妹」周婕妤(1986年12月2日- )

☆ 「泰山神童」吳珈慶(1989年2月9日- )

☆ 「撞球王子」柯秉逸(1989年5月31日- )

☆ 「黑暗騎士」謝佳臻(1993年8月18日- )

☆ 「港都魔獸」吳坤霖(1995年2月25日- )

☆ 「天王殺手」柯秉中(1995年9月18日- )

☆ 「末代武士」柯秉漢(1998年10月20日- )

#「撞球之子」楊清順病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