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稅率有跡可循 一文讀懂日菲降關稅內幕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日本首相石破茂降關稅後是否還會下台,或者因農產開放成軟肋舉世矚目。(圖/翻攝自@kantei、@realDonaldTrump X平台)

▲日本首相石破茂降關稅後是否還會下台,或者因農產開放成軟肋舉世矚目。(圖/翻攝自@kantei、@realDonaldTrump X平台)

美國總統川普7月22日宣布,已與日本和菲律賓分別達成雙邊貿易協議,日本一口氣從月初的25%降到15%,菲律賓從20%降到19%。作為交換條件,美國下調對兩國部分商品關稅稅率。這是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推動以來最具指標性的一次讓步,亦突顯美方以關稅為籌碼,換取他國擴大對美投資與市場開放的策略。

日本農產市場開放 舉世矚目

根據川普在Truth Social發文,日本將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並開放汽車、卡車、米與其他農產品進口。作為交換,美方將自7月7日公布的25%關稅下調至15%。日本是美國第八大進口國,占比約4%,稅率調降被視為有助於舒緩美國通膨壓力。日本對美出口結構中,汽車與零組件占比高達34%,機械設備23%,其中汽車零組件占日本總出口的6.8%。不過,目前尚未明確指出,美國是否同步調整針對汽車項下的232條款(原訂25%國安關稅),外界普遍關注協議細節是否將涵蓋該項目。若未同步調降,則實際讓利效果可能受限。

日本政壇方面,近期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未能過半,引發首相石破茂下台疑慮。但觀察人士指出,此次貿易協議,為日本央行繼續漸進式升息創造空間。市場預期,日圓、股市與債券市場將因不確定性下降而獲得支撐。

日、菲皆對日本開放市場

除日本之外,川普也同步宣布與菲律賓達成貿易協議,美方將對菲律賓商品稅率從20%微幅下調至19%,而菲律賓則承諾全面開放市場,並將對美關稅調降至零。儘管2024年美對菲貿易逆差僅53億美元,占總逆差比重僅0.4%,但協議被視為美國拉攏亞太盟友的地緣政治訊號。根據統計,菲律賓對美出口主要集中於電子組裝與零部件產品,包括積體電路(21.7%)、電線電纜(8.2%)、電力變壓器(6.4%)、電腦(5.6%)與智慧型手機(4.9%)。市場解讀,美方透過貿易協議強化與菲律賓供應鏈合作,有利擴大去中化下的備援生產基地。

法人認為,這兩項協議反映出川普政府以「減稅換市場、壓關稅換投資」的策略邏輯已逐步成形,後續是否推廣至韓國等尚未完成談判的國家,將是觀察美國對等關稅架構最終成形的重要指標。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關稅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韓國瑜、黃國昌陪王鴻薇車隊掃街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