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帶藍芽耳機出國,登機時放的位置很重要,依規定是不能託運的(圖/資料照)出國搭機前,藍牙耳機別亂放!不少旅客習慣把耳機連同充電盒一起塞進託運行李。航空公司提醒,藍牙耳機及充電盒因內含鋰電池,若放錯地方恐不符安全要求,建議以手提或隨身方式攜帶上機,避免臨櫃重新調整行李,影響報到速度與登機流程。
立榮航空指出,藍牙耳機(含充電盒)屬個人可攜式電子設備(PED),放入託運行李內即不符合PED託運需「完全關閉」的要求。為維護飛航安全,藍牙耳機(含充電盒)禁止託運,限以手提或隨身方式攜帶上機。
長榮航空與立榮航空皆說明,旅客若攜帶「個人可攜式電子設備(PED)」可隨身帶上機,但若以託運方式運送,必須完全關機、不得處於待機或休眠狀態。而若攜帶「備用電池或行動電源裝置」,則須全程手提,不得託運。兩家航空也指出,藍牙耳機的無線充電盒屬於「行動電源」類別,因此無法託運,呼籲旅客遵守規範,共同維護飛航安全。
台灣虎航也規定,內建鋰離子電池的藍牙耳機充電盒或手持電風扇等裝置,只能以手提或隨身方式帶上飛機,同樣禁止托運。
星宇航空表示,目前未特別針對藍牙耳機訂定獨立規範,但提醒乘客,裝有鋰電池的電子設備若需託運,必須採取保護措施,確保完全關機(非睡眠模式),且電池規格須符合國際標準。中華航空也指出,藍牙耳機屬可攜式電子用品,雖未明文限制,但依規定行動電源與備用鋰電池皆不可託運,建議旅客隨身攜帶較為妥當。
中華航空指出,藍牙耳機屬可攜式個人電子用品,使用須符合電子用品規範。根據華航官網,行動電源與備用鋰電池禁止託運,應隨身攜帶,雖未明文規定藍牙耳機攜帶方式,但仍需妥善包裝上機。
華信航空則表示,目前採建議方式,是否全面禁止託運仍在研議中。華信提醒,藍牙耳機(含充電盒)放入託運行李中會自動充電處於待機狀態,違反PED需完全關閉的要求,建議旅客以手提或隨身方式攜帶上機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