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履歷當志工、不找實習不上進 香港大學生的「務實」焦慮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楊絜茹/換日線Crossing

在我來到香港以前,對於它的認識只膚淺的包括生活節奏迅速,以及香港社會很「現實」。但當我真正在這裡生活之後,才逐漸體會到香港龐大的生活壓力,還有人們為何在這種壓力下,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記得自己剛進入大學時,對於參與許多活動都需要面試感到驚訝──尤其當自己報名一個寒假義工的活動,卻要穿著正式西裝,與其他人坐在一起,試著向面試官推銷自己,我才發現這對於許多香港學生竟是常態。

當我覺得格格不入時,許多人早已自信地訴說自己以往的實習與打工經驗,不斷闡述自己的優點。

同樣是大一新生,當我在台灣的朋友還享受著大學時光,參與社團和系學會活動時,周遭的香港同學已早早規劃學期間和暑期的實習。當我也試著讓自己忙碌,不停面試,希望能夠參與不同活動的同時,不禁思考:為何香港的學生會如此「積極」?或者說,是什麼樣的環境和壓力去驅使他們向前,提早步入社會?

▲圖/StockSnap

讀書是為了什麼?

香港和台灣對於學生的期許十分相似,成績好的學生選擇醫科,文組的則是選擇商科和法律。雖然在香港的大學選課上擁有很大的彈性,學生也可以跨領域體驗非自己專業的課程,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學校只是個跳板,一個能夠提供學生好的履歷、增加未來能夠賺大錢的機會

香港的生活壓力一大部分來自於不斷高漲的房價和物價。占地不大的香港房價排行是世界數一數二,擁有好的工作才能夠繳得起房子頭期款、養得活自己。現實的壓力使學習有部分喪失了它的原意,大學本該提供學生一個可以自由探索的環境,但剛從中學畢業的學生享受更大的自由同時,卻必須提早面對現實的壓力,承擔更大的掙扎和徬徨。

在台灣也是如此,許多學生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於是選擇能夠帶給自己穩定工作的主修,但當課業不斷加深,對於自己的未來卻更加徬徨,對於選擇了穩定是否就能夠快樂感到困惑。

之前和香港剛畢業的朋友 Amber 聊天,就讀文學院的她剛進大學時就讀言語治療學系,但後來因為自己的興趣而轉到文學院就讀比較文學。我問起了她當時是如何取捨一個有穩定工作的道路和自己的興趣?她說她掙扎了許久。

「在香港成績好的人基本上不會讀文科,總有種浪費成績的感覺。可是我想,工作對一個人的性格和思想影響很大。錢是很重要,但和自己性格、思想發展相比就沒那麼重要了。」

她最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文科,但同時也知道畢業時在找工作方面會很辛苦。

「我寧願以後成為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樣子,在腦中幻想一下自己 50 歲的樣子就知道了。」

▲圖/Pixabay

如果說要追究讀書是為了什麼,這問題始終都沒有標準答案。追尋自己興趣有時是種奢侈,但如果努力追求地位和金錢是唯一解決社會上壓力的方式,人是否因此始終是這社會巨大齒輪下的一個零件?

我想起之前剛開學,有好幾次搭電梯時,聽到別人聊起通識課:哪一堂給分好、作業量大不大,以此作為選課標準。當大學生都以分數而不是興趣去選擇時,或許是因為在這個社會裡,學生從來就沒有被賦予,然後領悟到自己有能力去探索自己想要的事物。

實習,是為了增加經驗還是填補我們的不安全感?

實習是香港大學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跟台灣的大學相比,這裡資源相對豐富得多,除了各系經常將實習列為必修項目外,郵箱中常有不同公司招募實習的資訊。以雇主的角度來看,實習經驗是為面試條件加分的重要關鍵,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適任的標準;對學生來說,實習本身應該是個很難得的經驗,能夠增進對行業的了解,但有時候許多學生努力去爭取實習機會,其實是源於一種不想輸的心態。

香港學生會那麼積極,除了社會壓力之外,還有同儕壓力。如果你告訴別人你沒有找實習,是因為想專注於學業,別人會認為是你不夠認真找。通常學生在寒暑假前就會規劃實習,Amber 告訴我,如果你告訴別人你沒有找到,就會給別人一種「不上進」的感覺。

不少香港的大學生心中,實習的重要性甚至大過於課業,而這種心態可以延伸應用到參與其他活動上:無論是參加國際志工,或是競選學生會幹部,都像是為了可以寫進履歷,使自己的履歷看起來光鮮亮麗,以便找到下一個更好的工作。

在這裡,許多人可以自信地說自己做過多少實習和兼職工作。擁有不同的經驗是件好事,但在香港,它的重要性幾乎大於一切,務實是基本的生活態度。

大一剛開學新生活動的時候,主持人要我們講講大學生活的目標。當時有位同學站起來分享,說他決定每個星期讀一本課外書的時候,全場都倒抽一口氣,然後熱烈鼓掌。

起初我不懂為什麼大家那麼訝異,在台灣看課外書是件普遍的事。後來我才明白,香港人不常看課外書,因為浪費時間。既然對於你的成績和實質上沒有幫助,為什麼要去從事呢?如果這件事無法幫你的履歷增添一筆、無法白紙黑字地寫出你的優點和長處,那這件事似乎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當你去應徵工作時,沒有人會注重你的履歷表上寫著:喜愛閱讀,善於抽象思考。

當然不能完全否認實習的好處,有個同學告訴我他到了拍攝紀錄片的公司實習後,才了解這個行業如何運作,還有如何與同事應對進退,許多都是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以我自己來說,也因為到了社會企業實習,才有機會從事不同方面的工作,像是文案和社群網站管理等等。但是當實習成為一種風氣,成為和同儕比較的標準,我們應該看看為什麼這個社會造就了這樣的價值觀和心態。

▲圖/攝影者Luca Mascaro, Flickr CC License

香港,一個努力找尋自己身份的城市

在香港你必須不停向前追尋,否則會被淘汰。無論追尋的是什麼,都不能停下腳步。有時候忙碌像是為了填滿自己的空虛感,以說服自己:我過得很充實,時間並沒有被浪費。

進入職場後,錢和地位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成功的定義在於你賺了多少,還有你工作的頭銜是什麼。這樣狹義的觀念反映出整個社會價值觀,也說明了為何香港人壓力大到如此焦慮。

從歷史角度來看,香港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在於它的經濟地位。從前移民來到這個地方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機會,直到現今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香港,都是為了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說這個商業高度發展的城市現實也不為過,畢竟它是以經濟崛起。只是當人們在其中找不到更深一層的身份認同,這種困惑也會使人們的價值觀被重商主義所領導。

香港有著複雜的殖民歷史,在英國統治下使香港和中國更加疏遠,但回歸後香港卻也和中國的價值觀格格不入。文化上香港雖然貼近於中華文化,但其社會卻是藉由擁抱西方價值而發展起來。兩種價值間的拉扯造成政治上的動盪不安。或許也是由於缺乏歷史的依靠,香港才會缺乏一種身份和認同感。

「香港人沒自信和安全感去創造新的成功定義。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一直沿用舊的標準來定義成功。」Amber 對我說。

如果說因為香港的繁華使人們感到焦慮,或許它的繁華也隱藏著更多的可能性等著人們去發掘。

記得有次我從上環搭電車一路到銅鑼灣,一路上經過繁華的商業中心,和許多外國人聚集的高級餐廳與酒吧,但同時我也看見了生氣勃勃的傳統花市和巷弄。那時候我覺得香港好漂亮,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這裡,努力的在這裡生活著。它是個商業都市,傳統文化卻同時深植於人們生活之中。香港歷史和經濟的複雜性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樣貌。

或許有一天,香港人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在生活的龐大壓力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和歸屬。


   關聯閱讀

「高年級實習生」真實版──香港實習讓我回到食物鏈最底層,卻看到更寬廣的職涯

香港不是中國,但難道我們只有金融中心和功夫明星嗎?──千里之外,反思香港我的家

在香港唸大學,必須學會「大學五件事」嗎?
 


   關於作者:楊絜茹/異鄉人手札

楊絜茹,高雄人,目前就讀於香港大學,主修心理和媒體與文化研究。
成長的過程雖然跌跌撞撞,但一路上卻不是孤單的。喜歡電影和閱讀,然後將過多的情緒化做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感受。希望文字能夠有些許力量,來改變自己和身邊的人事物。

 


執行編輯:YUKI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