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常見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有症狀才篩檢2成已末期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台灣大腸癌患者到底多到甚麼程度?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的統計,每年有超過1.6萬人新確診大腸癌,相當於每10萬人中有42.9人會罹病。如今大腸癌是男性中第一名,女性中第二名的癌症,估計50歲以上的人如果終生不做篩檢,罹患率是7%,也就是每15人中會有1例。

▲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圖/截圖自YouTube-國健署大腸癌防治衛教影片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表示,大腸癌雖然可怕,但0期和1期的大腸癌幾乎都可以根治,提前切除腺瘤性息肉,更可降低70~90%的大腸癌發生率,同時降低50~60%的死亡率。大腸癌也是少數可以透過篩檢來降低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惡性腫瘤,邱瀚模透露,篩檢到的大腸癌有50~60%屬於0期和1期,只有7%是末期;但如果等到出現症狀才就醫,大概只有20%是0期和1期,高達20%是末期

▲台灣約有7%的民眾糞便潛血檢查會呈現陽性,必須進一步照大腸鏡。(圖/截圖自YouTube-國健署大腸癌防治衛教影片

邱瀚模提到,很多人自覺身體沒有症狀就不去做篩檢,這是不對的觀念,因為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叫做「沒有症狀」。大腸癌防治的3個步驟如下:

1.糞便潛血檢查:目前台灣約有7%的民眾會呈現陽性結果,也就是每15人中會有1人是陽性,此時必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2.大腸鏡:大腸鏡從肛門進到直腸,接著來到乙狀結腸,之後會發現皺褶開始增加,因此檢查前幾天若沒落實低渣飲食和吃瀉藥清腸,很多息肉可能藏在皺褶裡,被殘渣擋住而看不到。

大腸全長約1.5公尺,寬約5公分,有經驗的醫師花個3~5分鐘就可以讓內視鏡抵達大腸末端:盲腸。接著就把鏡頭往回拉,一邊檢查、找尋息肉。為了減輕病患的不適,做大腸鏡前可以麻醉(無痛大腸鏡)。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人裡面,約有50%的人會發現腫瘤性的息肉。

▲進行大腸鏡檢查可以自費麻醉,過程完全無痛,睡醒就結束。(圖/截圖自YouTube-國健署大腸癌防治衛教影片

3.大腸腫瘤治療:如果大腸鏡照到良性的腺瘤,醫師可立刻切除,且好消息是大腸黏膜沒有痛覺神經,切除時或切完後都不會痛;若是惡性腫瘤,則必須透過手術處理,再進行全身性的治療(化學或標靶治療)。

▲大腸鏡若發現良性的腺瘤,可當場切除。(圖/截圖自YouTube-國健署大腸癌防治衛教影片

最後,邱瀚模提醒,光是靠好的生活習慣不足以避開大腸癌,最晚到了50歲一定要接受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若呈現陽性,也務必做大腸鏡,因為20人裡面會有1位是大腸癌,5人中會有1位長有大顆的息肉,平均2人有1人是腫瘤性息肉。結論就是:大腸鏡一定要做!

▲醫師提醒,光是靠好的生活習慣不足以避開大腸癌,最晚到了50歲一定要接受大腸癌篩檢。(圖/截圖自YouTube-國健署大腸癌防治衛教影片

加入 @setn 好友

【#直播中LIVE】【20240426】彩券開獎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