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只發燒!沈玉琳發聲證實罹血癌 2大類型「常見4症狀」一次看懂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沈玉琳晚間證實確診白血病。(圖/翻攝自臉書)

▲沈玉琳晚間證實確診白血病。(圖/翻攝自臉書)

57歲沈玉琳7月29日因猛爆性肝炎緊急住進台北三總加護病房,入院至今9天,三總幫他安排了各項精密檢查,目前已排除肝臟和胰臟兩大問題,並轉往血液腫瘤科,如今有媒體報導他確診白血病(血癌),除準備接受化療,另一方面也要評估做骨髓移植。對此他發聲證實了。醫師表示,血癌又稱為「白血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可分為骨髓性、淋巴性兩種,表現通常以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為主。

沈玉琳今日晚間臉書發文表示:各位親愛的朋友們、粉絲們,關於我的病情,簡單講就是一種白血球異常增生的白血病,由於狀況緊急,我已經住院治療幾天了,療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可能會暫時無法與大家見面。

根據三總衛教資訊,白血病俗稱血癌。白血病是指人體的主要造血系統 -骨髓產生了癌化病變。其白血球失去了正常血球細胞應有的分化能力及老化死亡現象,所以造成這些不正常的白血球不斷的增生,逐漸的取代了骨髓內的正常造血細胞,於是將整個骨髓佔據並偏佈於血液中。當癌細胞佔據骨髓後,它所影響的已經不是只有白血球而已,紅血球血小板的功能同時也會受影響。

白血病依照臨床病程進展的速度和癌細胞的成熟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再依細胞的來源及型態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台北慈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高偉堯表示,血癌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可分為骨髓性、淋巴性,前者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3至5人,且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後者則是發生在小孩居多。當骨髓癌變,不成熟的白血球過度增生,影響人體血液功能,侵犯其他器官,就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他進一步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表現通常以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為主,研究發現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治療上,會在前期檢查時藉由白血球的數量、基因變化狀態等判斷預後狀況,決定病人是否要第一時間進行骨髓移植。

#沈玉琳住院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