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綠色財政轉向?英國環境稅政策的退卻與重建挑戰

圖、文/永續新聞網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最新數據揭示了一項令人矚目的趨勢:2024年英國來自環境相關稅收的收入僅為543億英鎊,不但較2023年略降,佔全國經濟產出(GDP)的比例更降至僅1.9%,創下自1997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點。這也僅佔全體稅收的5.4%,遠低於過去在歐洲環保政策引領潮流時的水準。

英國環保稅收佔比創新低,反映其綠色財政政策在氣候治理與產業競爭間搖擺不定。(圖/永續新聞網)

▲英國環保稅收佔比創新低,反映其綠色財政政策在氣候治理與產業競爭間搖擺不定。(圖/永續新聞網)

這一趨勢凸顯英國在綠色稅制上的政策搖擺,尤其在凍漲燃料稅與降低碳排放相關稅收之間的取捨,正使得「污染者付費」原則失去實效,也對產業與氣候政策帶來新的矛盾。

燃料稅凍漲:短期紓困、長期代價

自2011年以來,英國政府多次凍結燃料稅,並在2022年進一步將燃油稅減少每公升5便士。此舉原意在於減輕通膨壓力下家庭的生活負擔,尤其是在能源價格高漲與生活成本危機交疊之時。然而,這項政策在實際上大幅削弱了環境稅收的穩定性,亦淡化了市場對低碳交通轉型的價格訊號。

根據歐盟統計數據,目前英國綠色稅收佔GDP比率已低於27個歐盟成員國中的19個。從國際比較來看,英國作為曾在氣候政策上領先的國家,如今卻在財政激勵層面落後,恐削弱其全球氣候治理聲譽。

稅負轉嫁:家庭減負、企業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ONS報告也揭露了英國政府近十年內稅負轉嫁的現象。家庭層面的環保稅負從2010年的7.63億英鎊降至2022年的6.42億英鎊,反觀企業,尤其是能源密集型產業,所承擔的環境稅收則大幅上升。例如,能源業在2022年支付的環保稅高達89億英鎊,較前一年增加超過36%。

這使得許多企業,特別是製造與化工業,開始質疑英國的競爭力。像是化學業巨頭Ineos便公開表示,碳稅與高昂的能源價格正在侵蝕產業根基,導致投資外流的風險日益升高。

碳邊境調整稅:2027年的新轉機?

為回應企業關切與減緩「碳洩漏」(Carbon Leakage)問題,英國政府計劃於2027年實施類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進口碳稅。這將針對來自未實施相當環保規範國家的鋼鐵、水泥等高碳產品課以碳稅,希望建立更公平的貿易環境,也為國內產業創造減碳誘因。

然而,碳邊境稅的實施涉及貿易談判、排碳計算方法一致性、以及對開發中國家製造業的潛在影響,挑戰重重。英國是否能趁此機會重建具前瞻性的綠色財政體系,仍有待觀察。

結語:綠色財政政策的戰略抉擇

從短期的政治壓力來看,凍結燃料稅可謂是選票導向的務實選擇,但從長期的氣候與財政戰略來看,英國必須重新審視環境稅制的結構性角色。如何在保障民生與推動減碳之間取得平衡?如何讓稅制不再是產業競爭力的絆腳石,而是創新的推手?

未來的關鍵,恐怕不只是收多少環保稅,而是怎麼用這些稅收來驅動真正的綠色轉型。

外稿
【三立新聞網免責聲明】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ESG永續新浪潮

作者簡介
為您整理全球 CSR ESG SDGs 的最新訊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