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澎湃供品好想吃!醫揭原因「大腦惹的禍」:體重偏高者更難克制
實習編輯藍子瑄/綜合報導
中元普渡時,滿桌超澎湃供品往往讓人看了就引發食慾,研究顯示,食物的香氣、色澤與擺盤都可能成為大腦的「誘食信號」。即使只是看到或聞到食物,也會自動觸發食慾反應,讓節慶聚會變成熱量陷阱。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竹初日診所院長魏士航表示,普渡桌上的食物可能會成為大腦的「進食信號」。當氣味或外觀與進食行為形成連結,大腦便會建立條件反射,未來類似情境便會自動引發食慾,包括心理渴望、生理唾液分泌與胰島素先期分泌,甚至活化大腦獎賞中樞。
其實,這種現象早在 1897 年就有實驗證據。俄國生理學家帕夫洛夫發現,狗在看到或聞到食物時,即便食物尚未進入胃,也會分泌胃液;透過固定鈴聲作為條件刺激,狗甚至只要聽到聲音就會產生同樣反應。換句話說,中元普渡桌的香味與擺設,就像現代版條件刺激,輕易引導大腦自動啟動「食慾開關」。
魏士航說明,《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期刊一篇針對「肥胖與多巴胺獎賞系統」的研究也顯示,肥胖者看到高熱量食物時,大腦獎賞與動機區域活化更強,使食慾更難控制;但實際進食後,多巴胺反應下降,因此容易透過重複進食追求原本預期的滿足感,增加過量飲食風險。
他建議,節慶美食也能聰明享用:採購前列清單避免臨時起意購買高熱量食品;選擇無調味堅果、海苔、無糖茶或水煮鮪魚等健康供品;有意識控制份量,並遵循「水、肉、菜、飯、果」進食順序;飯後可散步或做家務,幫助消耗熱量與穩定血糖。
魏士航提醒,節慶飲食不能只靠意志力硬撐,掌握環境與進食方法,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守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