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頭銜,你的意見還有多少價值?一場「匿名」的商業論壇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Austin/換日線Crossing

還記得幾年前,即將從大學畢業的我,積極地參加西雅圖當地不同的商業社交活動,除了拓展人脈以外,最希望的就是藉此得到工作機會。當時因為一封寄給校友的 cold email,意外的被邀請到一場名為「House of Genius」的活動。第一眼看到活動名稱,我笑笑的心想主辦單位未免有點自我感覺良好,但由於地點跟我實習公司的辦公室很近,所以就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參加看看。

活動當晚,我一如往常的貼上名條,準備跟其他參加者自我介紹,沒想到,活動主辦人馬上跳出來制止:「請大家不要透露自己的姓氏、職稱、背景,也不要討論任何工作有關的話題。」我當時非常困惑,心想:「商業活動不談工作,那要談什麼?」但是沒辦法,大家也只好硬著頭皮講些天氣、美式足球等打發時間的話題,等 18 名參加者全部到齊後,大家沿著圓桌就座,活動正式開始。

活動分成三個段落,每一個段落都有一位「發問者」分享自己在事業上所遇到的挑戰,並針對其中一到兩個困難點尋求大家的意見。這些人可以是正在籌劃中的創業家、已經募款成功的新創公司領導者、甚至是負責專案的大公司員工,共通的點是,他們都是真心想解決問題,才會藉此管道來集思廣益。每段分享後,主持人會依序讓每位參加者在一段完全不會被打擾的時間內,大方地分享自己的建議。

▲圖/PEXELS

因為「匿名」,我們的意見被同等重視

當時放眼望去,除了我和一位名叫 Jake 的參加者外,所有人的年齡都至少在 40 歲以上,不用特別講,我也知道他們是商場上身經百戰的老將。但很幸運的,藉著活動的制度,我們兩個得到了和其他人同樣的發言機會,所給的意見也一樣的被重視。

我甚至記得,在一位發問者提出她想打造一個虛擬旅行的平台後,Jake 和我是在場唯二提出結合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人,由於那時 VR 才剛起步,並不像現在人人皆知,所以我們的建議帶起了不少的討論。

在活動的尾聲,有著一個大揭曉的儀式,每個人輪流公佈自己的職業跟背景,果然,每個人的來歷都不馬虎:在場有著 Microsoft 的部門總監、Amazon 資深業務經理、中型獵人頭公司執行長、有 Mckinsey 顧問背景的天使投資人、指導過財富 500 大公司主管的企業教練、以及其他在各領域有著 20 年以上經驗的業界人士。

反觀,我只是個大學都還沒畢業的小伙子,Jake 更是大學上了一學期就因為不適應而休學,當時正在 gap year 中找尋自己的興趣。回想起來,如果當初所有人在一開始就介紹自己的背景,我們大概會因為怕班門弄斧,而在表達意見上有所顧慮;又或者會依其他參加者的資歷,來決定他們意見的價值。

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此活動要求參加者「匿名」的目的──為了讓大家拋開成見,並專注在「想法」本身來激發創意。

▲圖/Pixabay

最成功的創意,從來不是因「職位」和「年資」誕生的

活動隔天,我找了活動主辦人 Josh、也正是邀請我來的那位校友喝咖啡。我問他:「大部分的參加者都是職場打滾多年的厲害人物,為什麼你會找我來?」

他回答:「我們的邀請都是由參加者提名,而我提名了你,因為我佩服你主動找尋機會的勇氣,也欣賞你懂得運用管道的智慧,這是我在你的年紀時做不到的,所以我相信你能對我們的討論帶來一定的貢獻。」

他接著解釋:「我曾在 Microsoft 任職 15 年、經歷過 Bill Gates 和 Steve Ballmer 領導的年代,也加入過不少新創公司,我看過最成功的創新點子從來都不會只出自一個人的腦袋,而是集結一群人的想法所產生的。

這些團隊都有一個共通點──團隊成員的組成雖然多元,但是意見都一樣被尊重,不論你今天是剛畢業的工程師、還是資深的行銷主管,只要你有好主意,都能提出來;同樣地,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和證據來支持你的論點,光用職位或年資來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企業採用平行式管理的原因。」

我這時才恍然大悟,House of Genius 中的「Genius」強調的並不是獨自個體的才能,而是一群人經過交流、思考、辯論後所得出的「集體智慧(Collective Genius)」,而匿名進行不是要刻意隱藏每個人的差異性,反而是利用降低偏見的方式,來突顯各自觀點上的不同處。

暫時移去標籤,我們也許能獲得更多

我們常常以頭銜、資歷來對一個人的能力進行初步評斷,這絕對沒有錯,因為這些標籤的確有某種程度的參考價值,也是能最快呈現出這個人在專業領域可信度的方式。但仔細想想,我們是否曾經過度仰賴這些標籤,而在一個人開口前就先幫他的意見打了分數,甚至不給予某些人發表意見的機會,而錯失了極佳的主意呢?又或者因為全盤接受專家、權威、和上位者所說的任何話,不去思考其話中的合理性,反而使創意被侷限住呢?

不只職場上,在社會、政治、還有日常生活裡大大小小議題的討論中,如果我們能時常提醒自己把他人暫時「匿名化」──拋開偏見、就事論事、客觀檢視自己想法是否存在不周全的地方、公正分析他人論點中的邏輯和證據、並把焦點集中在意見本身,而非相互的背景,我相信許多意想不到的智慧將會在這些交流及衝突中被啟發。

 

   關聯閱讀

台灣矽谷大不同:拚戰外商職場,四大中階主管的溝通撇步

「資深,已無法掩蓋你的不專業」──台灣企業的世代斷層危機

誰能到Facebook上班?──美國科技業的多元化問題

 

   作者:Austin/The Unbeaten Path

高中赴美交換學生,一不小心就留在那裡好多年。曾在巴西當過志工,在西雅圖嘗試過接案翻譯、NGO、金融業、電訊業、最後誤打誤撞進入新創科技業。回台後,目前在跨國新創公司擔任專案經理。喜歡科技跟商業,但更愛人文跟社會議題。
“Travel far enough, and you’ll meet yourself.”

 

執行編輯:Vincent
核稿編輯:張翔一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

加入 @setn 好友 #第一次工作就上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