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48歲女平時吃「1食物」竟水腫高血壓!恐惹心血管疾病上身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女病患經常腳水腫,後來甚至有高血壓。(示意圖/資料照)
女病患經常腳水腫,後來甚至有高血壓。(示意圖/資料照)

中醫師羅珮琳分享臨床案例,一位48歲女性病患,自幼就是棉花糖體型,她一直到40歲才懷第一胎,屬於高齡產婦。孕後期果然出現妊娠水腫和高血壓的問題,因此剖腹生產。沒想到產後血壓仍然不下降,而且經常腳水腫,原本是「妊娠高血壓」卻演變成真正的高血壓。開始服用降血壓西藥後,雖然血壓控制在標準範圍,但她仍因過敏性鼻炎和月經痛前來中醫診治。

羅珮琳醫師指出,許多降血壓藥本身就會引起腳水腫,但這位病患某次回診卻反映水腫加劇、血壓升高,且症狀持續數周,沒有換藥也無其他明顯因素,她懷疑問題出在飲食。

餐餐超商便當 鈉含量驚人

病患表示,由於新工作午休短暫,附近沒有餐廳,因此中餐長期吃超商微波便當,晚餐也多是外食。羅珮琳醫師提醒,大部分便利商店便當、湯麵的鈉含量偏高,容易影響血壓。

根據建議,國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但一份義大利麵就可能含有1000至1200毫克,等於一餐就吃掉一天近一半的鈉含量。長期下來,便可能導致水腫與血壓升高。

她建議,挑選便當時應注意鈉含量標示,避免醬汁多的義大利麵或涼麵,改選雞胸肉便當、御飯糰會相對較好。並務必多補充水分與蔬菜,幫助身體代謝。

微波食品的隱藏風險

羅珮琳醫師說明,微波加熱本身無害,但許多市售微波食品屬於「超加工食品」,常見冷凍炒飯、義大利麵、炸物等多為精緻澱粉、蔬菜量不足,呈現高鈉、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模式,長期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不當使用塑膠容器微波加熱,可能釋出微塑膠、雙酚A、PFAS 等化學物質,對神經、免疫及內分泌系統造成潛在影響,也增加環境汙染。即便標示「微波安全」的塑膠容器,若加熱過度仍有風險。

中醫師提醒:便利選擇也要聰明挑

羅珮琳醫師強調,便利商店食品確實有其必要性與便利性,她自己偶爾也會食用,但多會選擇不需加熱的壽司、涼麵、三明治等,並搭配蔬菜水果。若選擇粥或飯麵類,一定會倒入玻璃容器再加熱,以降低化學物質的風險。

她提醒,長期餐餐超商,除了增加水腫與高血壓風險,也可能帶來代謝與環境負擔。懂得挑選、適度搭配,才是健康的關鍵。

#超商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