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LIFE/從清朝到現在 百年柿餅傳出好滋味!

看了好想吃喔~

記者侯升偉/採訪報導

滿滿的金黃色柿子,吸引遊客拍照,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正是柿子的成熟期。在柿餅的產地新竹縣新埔鎮,就會出現這樣的美景,農家的三合院廣場變成了一片金黃色柿海。

▲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正是柿子的成熟期

遊客劉先生:「它這個柿餅很壯觀也很好吃,我每年都會來一次。」

遊客黃小姐:「漂亮!好漂亮喔!我們都不曉得,原來做得那麼辛苦的。」

新埔之所以會盛產柿餅,其實不是因為太陽大,而是有得天獨厚的九降風。柿餅老闆劉興武:「太陽曬是在熟成不是乾燥,我們作柿餅真正乾燥,是來自於東北季風,就是所謂的九降風,風吹的水份蒸散力達到70%。」

▲劉家住在這三合院已經一百多年了。

劉興武是這間農場的主人,家裡從清朝時代開始作柿餅傳到他是第三代,劉家住在這裡已經一百多年了。柿餅老闆劉興武:「這三合院是我們的老家,從早期我們是佃農的時候,到民國41年的時候,我們才把這個土地給買下來,我現在也還是住在這裡。」

從小就幫忙家裡作柿餅,柿子對劉老闆來說有著密不可分的濃厚情感。柿餅老闆劉興武:「我從小看我父親對柿子的那種疼惜,跟那種感謝,它養活我們家三四代人,所以他很珍惜柿子。有時候我們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把柿子稍微放重了一點,他眼睛就瞪過來,那時候我們想說,那也只不過柿子,而我是你兒子,你這樣瞪我作什麼。」

▲農場的主人劉興武。

在劉興武父親的眼中,柿子的地位由此可見。而世代傳承至今,嚴謹的態度,不曾改變。在產季時,因應龐大的柿餅製作,為節省時間,採下來的柿子先以機器去皮,再由人工將皮削除乾淨。

▲採下來的柿子會先以機器去皮。

劉老闆除了有兩公頃的柿子林,也跟其他小農契作收購,因此一到產季,這些阿姨每天削的柿子,數量大得驚人。柿餅老闆劉興武:「一天要削3千斤,一斤4個,(大約)1萬2千個左右。」

削好的柿子放上盤架,推到室外廣場,再依序抬放至曬柿架上。每一區依照先後次序擺放,柿子顏色也隨著時間長短,變得有所不同。柿餅老闆劉興武:「最淺的部份,這個角度就是今天剛削的。我們前面這邊顏色次淺,就是昨天削的柿子,最後面那邊的,就是前天。然後中間顏色比較紅,深紅那個是大前天。」

▲柿子顏色會隨著時間長短變得有所不同。

柿餅老闆劉興武:「柿子的過程是綠黃橘紅四個色階,所以我們在乾燥的過程中間,柿子還在進行後熟的作用,它才會由澀變甜。」

然而要將柿子曬成柿餅,可不是放著就不管了,還要三不五時幫柿子按摩。柿餅老闆劉興武:「因為柿子的果膠含量很高,所以它會黏住,粘住,我們就要輕經的把它移動一下。」

柿餅老闆劉興武:「到第四天的時候,柿子會軟。我們就會輕輕的拈壓,拈壓的目的,是促進它中心點成熟,第二是加速它水份由內擴散到表面來氣化。這時候呢,外面成熟裡面沒有成熟,外面乾裡面沒有乾,所以我們會進行一個初步的拈壓動作。」

直到柿餅完全成熟前,還要拈壓很多次。柿餅老闆劉興武:「明天再壓,後天再壓。到最後柿餅是扁的。」

▲直到柿餅完全成熟前都要拈壓很多次。

這位小胖弟是劉老闆的兒子,21歲還在唸大學。雖然從小就在家裡幫忙,摸柿子摸到大,但對於養活了三代人的柿子,感受是五味雜陳。兒子劉邦偉:「我沒有想過呢」老闆劉興武:「你要說我對柿子是又愛又恨,愛是我們經濟的來源,恨是秋天大家出去玩,我沒得出去玩,都要在家裡幫忙 。」

但話說回來,每年只忙四個月,這樣的事業,似乎CP值很高。老闆劉興武:「其實這風險很大,你空閒的時間太多,管不了自己。要學好三年學不好,要學壞三天就學壞。」

所以每年只要工作四個月,就能賺一年的生活費就對了?是這意思嗎?老闆劉興武:「省省的用,因為我們住在這鄉下,窮久了也就習慣了。」

▲老闆的農場不僅賣柿餅還有柿染活動。

老闆當然是客氣了,這麼大的柿餅廠不可能窮到哪去。倒是因為要看天吃飯,每年颱風都可能對收入造成損失。因此劉老闆的農場不僅賣柿餅,還有柿染活動為自己多增加一項收入。

三立記者:「柿染到底要怎麼染呢?請老闆娘教我們。」

老闆娘曾桂美:「我們柿染可以用削下來的水果皮 把它煮一煮 把它的色素煮出來 布把它綁一綁下去煮,那是熟汁,但我們現在染的是生汁?」

碟裡的布塊吸附了柿子汁,用筆刷沾了刷在布上,不斷以畫圓的方式均勻塗滿,之後再用醋酸銅塗一遍,把布上的紙掀開就完成了柿染。經過柿子汁塗過的地方,變成了咖啡色。重覆塗的次數越多,顏色就越深。

▲經過柿子汁塗過的地方會變成咖啡色。

先人的智慧不只於此,在新埔這座江南風情的園林裡,則是利用日照,將雪白的扇子烙印上圖案。工作人員曾昭莉:「它是米漫紙,經過曝曬之後,4個小時它就會,黑色的部份會蓋住原來的顏色白色 ,太陽曬過之後的顏色就會變成黃色。」

米漫紙的貝殼扇,經過陽光曝曬會變黃,將外面罩上印有圖案的塑膠套,曬過4小時後,就會出現淡雅的白色圖案,讓人體會到先民的工藝技巧。

這座祕境中的園林,是由一家報業集團創辦人,在30年前打造的,因為據說這裡,是塊風水寶地。工作人員詹秀婷:「這棟樓的造型,底下是三合院的造型,左右護龍東西廂,這棟樓好像有了椅子的左右扶手一樣,而且這把椅子還是有高起來靠背的太師椅。前面自然的山脈,它的線條剛好就平平的,好像天然的桌子一樣。」

▲園林是由一家報業集團創辦人在30年前所打造。

三立記者:「這棟擁有好風水的南樓,是為了紀念創辦人的父親,裡面建材相當講究。包含金色的部份都是用金箔貼上去的,而不是用金漆。天花板也暗藏玄機。」

▲天花板四角有四隻蝙蝠。

天花板四角有四隻蝙蝠,中間則是一隻仙鶴,具有天官賜福的意涵。在這裡除了可以欣賞庭園美景,也結合在地客家庄,研發出一道道特色料理。像這道前菜水潤餅搭配手工豆腐乳,就全都是新竹的在地食材。

▲水潤餅搭配手工豆腐乳。

廚師林義發:「目前台灣只有一家在作,本身是廟會,人家說的平安餅。它本身很Q,它的內容就只有麵粉。還有水,一點點的五香粉。將豆腐乳抹在水潤餅上,是很有古早味的吃法。接著師傅在瓷盤裡鋪上海藻,再於中間放下一坨黑色的東西,原來是新竹關西的仙草。但沒想到,師傅在仙草上又放了一顆大干貝與大明蝦,還要淋上特調醬汁,既跳tone又有創意。

▲仙草上有一顆大干貝與大明蝦。

而這碗番茄蛤蜊湯,上面放的是新竹的可食用野薑花,將番茄切開還有驚喜在裡面裡面有蛤蜊以及白木耳。一道道充滿創意的美味料理,將融合了新竹在地的特產,讓人藉著美食體驗獨特的客家文化。(整理:實習編輯淡凱郁)

更多詳情請上《文創LIFE》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clifemag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文創Life節目影音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