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保健品與藥物同吃? 藥師:2後果恐腎衰竭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潮健康/編輯部

近年來新冠肺炎肆虐,民眾擔心害怕之餘,可能想透過保健食品或中草藥強健體魄,但若對於「交互作用」的概念不甚理解,尤其是長期使用慢性疾病藥物者,併用反而可能導致藥物副作用增加、甚至對身體造成傷害。光田綜合醫院陳西蕙藥師表示,西藥併用中藥、保健食品或食物都可能出現交互作用,呼籲民眾用藥時多加留意。

(圖/翻攝自潮健康)

▲(圖/翻攝自潮健康)

中西藥併用危機四伏?  當抗凝血劑遇上「這些藥材」

陳西蕙藥師指出,不少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而「三高」問題增加了血管栓塞型疾病(如缺血性腦中風)潛在的風險,視病況需要透過「抗凝血劑」(如華法林,Warfarin)介入治療,避免血管內的血液凝集形成「血栓」。

不過,抗凝血劑潛藏有出血的副作用,若病人恰巧食用「補氣活血」的中藥材,如當歸、丹參、紅花等,則出血副作用的機率將會提高,當出現流鼻血、牙齦出血、皮膚瘀青、解黑便等不尋常的出血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常見的高麗參、西洋參又與丹參不同,反而會造成抗凝血劑的功效不彰,引起血管栓塞的疑慮!」陳西蕙藥師提醒,若正在服用抗凝血劑、同時又想併用上述中藥材的患者,務必事先與醫師討論,以便評估是否需調整用藥劑量。

另外,慢性病患者服用特定降血糖藥物,碰巧又使用高麗參、西洋參等藥材,會提升降低血糖的效果,容易導致「低血糖」。因此,患者若有冒冷汗、發抖、心跳加速、頭暈無力等狀況,建議及時透過家中血糖機量測血糖數值,做低血糖的應急處置、並盡快就醫釐清問題。

(圖/翻攝自潮健康)

▲(圖/翻攝自潮健康)

保健食品與中西藥併用相對安全? 藥師駁:最嚴重恐「急性腎臟衰竭」!

民眾常吃的「保健食品」並非藥品,與中西藥併用相對安全?陳西蕙藥師澄清,保健食品的劑量往往比日常攝取的食物來源還高;以魚油為例,魚油中富含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其有促進脂質代謝的功能,雖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但魚油若與預防血栓形成的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藥物併用,同樣會導致出血風險上升。

另外,「紅麴」也是常見的保健食品之一,亦可視為中藥的一種。陳西蕙藥師說明,紅麴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若與降血脂藥物(如史他汀,Statins)混用,可能加重「肝臟受損」的副作用,甚至導致「橫紋肌溶解」。「服用降血脂藥物的病人,間隔約 3-6 個月,醫師會安排抽血檢驗肝指數,以利監測肝臟功能。」

陳西蕙藥師也指出,橫紋肌溶解雖然相對少見,但在紅麴與降血脂藥的雙重作用下,則增加了橫紋肌溶解症的可能性,發生時自覺肌肉酸痛、全身無力、尿液呈現深茶色,嚴重者甚至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因此,若本身為高血脂患者,並不建議逕自攝取紅麴類的保健食品,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手術前後必知! 2藥物恐導致患者「大量失血」

交互作用不僅存在於藥物與藥物、藥物與保健食品之間,計畫進行手術的患者,某些藥物使用上也要格外謹慎。陳西蕙藥師表示,前述所提的抗血栓藥物(抗凝血或抗血小板劑),功效是使體內的血液流動順暢,但倘若服藥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繼續使用這類藥物時,則手術過程可能有出血量增加的風險,但是貿然停用,也可能身陷發生血栓的危急之中。

「如果預先知道自己要做手術,患者應主動知會醫師自身的服藥史。醫師會依照藥物的不同及病況,預先調整抗血栓藥物的治療計畫。已經有不少醫院能做到進行手術排程時,透過系統比對用藥的紀錄,進一步提醒醫師依照手術的高低出血風險,做出不同藥物的停藥與恢復啟用最佳時機之評估。」

(圖/翻攝自潮健康)

▲(圖/翻攝自潮健康)

如何避免交互作用發生?  藥師曝「2 大重點」

最後,陳西蕙藥師呼籲民眾,於診間看診時,可先主動與醫師溝通相關的用藥史、以及目前的用藥種類。「多年前針對病人安全,衛福部就不斷宣導『病人要做自己身體的主人』。平時的生活習慣為何?生病時會先看中醫或西醫?有在吃保健食品嗎?這些資訊都可以在問診時主動告知醫師。」

另外,某些醫院的線上掛號系統,已有讓病人主動提供用藥史及過敏史的欄位,陳西蕙藥師也鼓勵病人善加利用,在網站上詳實填寫資訊,如目前正在使用的藥品,是否為處方用藥、或是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的藥物、保健食品,甚至是中藥或草藥,不僅有助於醫師釐清患者的用藥情況,亦可讓問診的過程更加順暢,進一步確保患者用藥前後的健康。若就診醫院或診所無此系統,患者也應養成用藥紀錄主動告知醫師的習慣。

延伸閱讀:

喝瓶裝水讓男生「長不大」、女生性早熟? 毒物專家:寶特瓶勿重複使用!

漢堡含「塑化劑」? 微波食品和手套也危險? 醫師提醒「3類食物」別用塑膠裝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