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朱祖儀報導

▲不少人吃外食,導致飲食結構不平衡。(示意圖/資料照)
現代人飲食精緻,常常是高油高糖高鹽,導致許多慢性病年齡層下降。但一名25歲網友不解表示,自己明明不怎麼愛吃甜食,沒想到上個月健檢報告出爐,他竟是「糖尿病前期」,當場傻眼。不過眾人看到他平時的菜單,狂勸「趕快改吧!」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今年25歲,身高體重正常,在外人眼裡他不怎麼愛吃甜食,但上個月的健檢報告讓他嚇傻,因為空腹血糖106、糖化血色素(HbA1c)達6.2,兩項指數都超標,醫師警告,「你這已經糖尿病前期喔,如果還不控制,很快會變成真的糖尿病。」
原PO表示,平常沒有特別不舒服的症狀,頂多吃飽想睡、很快就餓,加上精神不太穩定,根本沒發現身體異狀。但他後來回顧自己愛吃的菜單,早餐都以麵包和拿鐵為主,午晚餐也是外食,很少吃菜且沒有控制碳水,還很懶得運動,恐怕是這些原因導致。
因此原PO決定開始自救,改善飲食結構,也會每天去運動,他不禁感嘆,原本以為血糖問題是老年人才會遇到的事,「我們這種年輕人反而更容易忽略,然後默默踩雷。」

▲原PO平時吃外食,不會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分量。(示意圖/資料照)
不少網友表示,「外食真的超難控,我後來會自己準備晚餐便當(比如雞胸肉+地瓜+蔬菜)」、「菜肉最後碳水,少吃麵包,乳糖也是造成升糖的因素」、「麵包、麵要少吃,除了麵粉為了口感、保鮮添加很多種化學還有油、糖,盡量選擇原型食物。」
60歲女子戒糖、不吃油炸 險患糖尿病
先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分享個案,一名60多歲的女子戒油炸、含糖飲料,每天早餐吃天然無添加的五穀粉,飲食似乎很健康,但吃了半年空腹血糖卻上升,劉博仁指出,穀類本身是碳水化合物來原,打成粉飲用後更容易被酵素快速分解,變成葡萄糖。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討論該案例,同樣認為早餐的五穀粉不妥,建議可以選擇糙米飯、紫米、小米飯、薏仁等原型食物,可延緩醣類吸收。